】 【打 印】 
冷戰幽靈的重現與注定失敗的命運
http://www.CRNTT.com   2019-09-06 00:15:26


約瑟夫 · 奈多年前就提出,若美國將中國視為敵人,那麼中國就會變成美國的敵人。
  中評社╱題:冷戰幽靈的重現與注定失敗的命運 作者:周建閩(香港),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專家委員

  近期美國有兩封公開信引起媒體與學界關注。其一是150多位著名政治外交學者和政商界知名人士,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爲“美國與中國為敵事與願違”(Making China a U.S.enemy is counterproductive)的公開信;其二是130位主要由退役軍人和智庫專家、情報界人士等聯署的“對中國要硬到底”(Stay the Course on China)的公開信。這兩封公開信大異其趣,正正反映了今天美國政壇和主流社會對於中國問題的明顯分歧,從中不難看出美國社會對華的不同認知以及隱身在這些認知後面的意識形態模式和潮流趨勢。令人嘆息的是,冷戰結束已近30年,但冷戰思維并未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至今仍被美國政界特別是國安部門以及一些媒體奉為圭皋,成爲今天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思維主導和輿論的風向標。

  執筆“美國與中國為敵事與願違”公開信的幾位專家,大都是長期研究美國外交政策特別是東亞政策的學者,其中還有過往美國國務院對華政策的主要參與者和執行者。應該說,他們的觀點基本與美國自中美建交近40年來所奉行的政策主張並行不悖。這封公開信對現今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提出公開批評,認爲“美國必須堅定回應中國令人不安的挑戰,但當前對華政策適得其反”。公開信不認為北京是美國經濟上的敵人或者國安威脅,指出美國的反對擋不住中國經濟發展與擴張,而壓迫盟國敵視中國將弱化與盟國關係,最終遭孤立的恐是美國自己。美國的最佳回應手段是跟盟國合作,並創造讓中國有機會參與的更加開放繁榮的世界。因此,應鼓勵中國參與全球體制,而零和政策會刺激北京脫離體制,有損西方利益。

  “對中國要硬到底”公開信首發在《政治風險雜誌》網站上,這封公開信由退役海軍上校、前美軍太平洋艦隊情報和資訊行動主管詹姆斯·E·法內爾執筆,簽名者主要是美國中層退役軍人、前情報官員、智庫專家等。公開信稱,中國所表露的野心與美國的戰略利益背道而馳,中國正日益採取危及美國及其盟友的行動。公開信認爲,在過去40年裡,美國奉行與中國接觸的開放政策,極大造成了美國國家安全的不斷削弱。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公開信中列舉了中國種種“應受譴責”的行為,如“反對現有國際秩序、擴張主義”,明確要求美國當局堅定採取對抗中國的政策。

  這封公開信雖然明顯有與前封公開信叫板的意味,但並未在美國政壇上引起多大反響。原因在於這封公開信内提出的所有關於中國的指控均未經證實,基本上屬於概念先行、沒有事實與證據支撐的冷戰套話。借用學者的評析就是:軍人有對抗思維並不奇怪。連署者裡的很多人和法內爾的背景很相似,他們中還有不少人從事情報分析,這樣的職業要求他們從最壞情境考慮問題,因此做出對中國示強的舉動並不令人意外。此外,該公開信的邏輯也十分錯亂,稱“在我們的政治體系中,政治是常態,戰爭是例外。這在中國的世界觀中是完全相反的“。但事實上,美國是全球發動戰爭最多的國家,《華盛頓郵報》2015年曾刊登一篇文章,細數美國自1776年以來,239年間有222年在打仗。且至今仍在全球數個國家内進行戰爭。而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主動或被動參與的戰爭屈指可數。中國可說是全世界大國中最不好戰的國度,一向在國際關係中倡導和平與發展,主張通過談判協商處理國際關係中的爭議問題。

  值得警惕的是,公開信執筆人法内爾是美國瘋狂鼓吹對華全面遏制的政治狂人班農在今年重組的“當前危險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成員,這個源於冷戰時代,現在專門針對中國的委員會中不少成員都參與了這項聯署,從而使這封公開信具有了濃厚的冷戰色彩。而這,又與當前特朗普政府中一衆高官的言行相吻合。据《紐約時報》報道,刻下的華府,上至白宮下至聯邦部門都瀰漫著對中國的恐懼,“紅色恐慌正重塑華盛頓“。的確,自特朗普政府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者”後,其内閣便像是冷戰俱樂部。從副總統彭斯,到國務卿蓬佩奧,再到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以及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等等,無一不是對華强硬派。爲了儘快將中國塑造成美國最危險的敵人,這些政客可謂不遺餘力,隨意編造對中國的各種歪曲和毀謗。如著名的彭斯演講中指責的“中國偷竊論”,“中國經濟侵略論”,“債務外交陷阱論”,“迫害宗教論”等等;聯邦調查局局長更危言聳聽,聲稱“中國率先動員全社會偷竊,通過各種各樣的公司、大學和組織,盡其所能盜竊我們的創造,通過中國情報機構、國企、通過大量私企、通過研究生和學者、以及各種為中國工作的人”。如此荒誕不經的嚴重指控,幾乎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出自一位負責全美安全最高級別官員之口。

  特朗普總統本人也許不是一位冷戰愛好者,但他的政府卻網羅了一大批冷戰思維主導的政客,可以説,特朗普成功地復蘇了美國的冷戰幽靈。在這樣的政府和政策指引下,美國將中國視爲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啓動了對華全面對抗的議程。從2018年下半年到今年以來,美國對華展開了一系列攻勢:從貿易戰到科技戰、金融戰再到地緣政治的外交戰和軍事部署,從“五眼聯盟”到“印太戰略”,從“自由巡航”南海到穿越台灣海峽;美國使出渾身解數,國務卿蓬佩奧一年裏走馬燈似地在亞太地區來回穿梭,就是爲了動員盟國和新老友邦,組成一個反華大聯盟,以遂行美國的新冷戰戰略構想。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美國從來是意願大於能力。這套舊冷戰思維主導下的對華戰略,在現實中得到的反響寥寥,除了台灣的民進黨政府與香港的反對派之外,幾乎沒有什麽政治實體出來響應,就連其盟國也不愿公開站隊。究其緣由,就是今日世界已非冷戰時代,地緣政治早已讓位於地緣經濟。全球化時代塑造下的和平與發展議題成爲時代主角,各國都把發展經濟排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因爲這是民眾最直接和最緊迫的要求。要發展經濟,必然要與全球第一生產和貿易大國中國發生關係。因爲今天的中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取代美國,成爲世界上120多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首要貿易夥伴,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更是“世界市場”。中國的全球和平發展戰略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和“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構想的具體實施,深爲各國所贊許,世界從中獲得的是實實在在的和平紅利。

  結構現實主義理論認為,破解戰爭與和平的密碼就藏在國際“結構”裡。國際結構即大國相對實力的狀態。學者指出,主要大國間相對實力的變遷塑造結構變遷,結構變遷塑造戰爭與和平。從根本上說,是大國間相對實力的增減塑造了結盟交友狀態的變化。在當今的時空背景下,要各國重回冷戰時期政治軍事對峙,以美國為老大而奉命行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使命。特別是這個所謂的老大實力大不如前,不僅不再提供資金、市場和技術,反而要各個小兄弟繳納更多的保護費和犧牲自身經濟發展利益,甚至還要自備糧草參加這種毫無利益與勝算、甚至是自毀飯碗的行動,就更不可行了。

  著名的“軟實力”理論創造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早在多年前就提出,若美國將中國視為敵人,那麼中國就會變成美國的敵人。美國的冷戰幽靈正在企圖將中國變成美國的敵人,但這樣的改變究竟對美國、對世界有什麽好處呢?難怪他們的主張在現實中窒礙難行,不僅美國的有識之士不認同,世界也不會答應。特朗普時代冷戰幽靈的最後掙扎與注定失敗的命運,也許就是21世紀最大的政治鬧劇。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9月號,總第261期,總編思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