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如果兩岸官方沒有政治互信,就沒有必要繼續這種對台善意和照顧。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執政時期,台灣當局和美國反華勢力挑釁“一中原則”,不斷推進“台獨”,兩岸的內戰狀態實際上被重新激活了。“海峽中綫”和台灣“領海領空”界綫就成為大陸對台鬥爭的重要標靶。1996年,大陸為反對李登輝訪美和分裂言行,在東南沿海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對台軍演,實際上打破了台軍壓制大陸軍力的“陳有維綫”。此後“陳有維綫”成為歷史,台軍退到“海峽中綫”附近活動。此外,在1996-1999年的兩次軍演中,大陸也派數架次軍機越過“海峽中綫”活動,衹不過當時還未形成打破“海峽中綫”的常態。
2016年蔡英文上台之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并且采取漸進策略推進“事實台獨”,兩岸政治關係從互信交流轉向互疑對抗。2018年1月大陸民航空管部門不再與台灣民航部門溝通,直接開通M503由南向北航綫以及三條銜接沿海機場和M503的東西向短航綫(W121, W122, W123)。2020年9月,解放軍10多架戰機穿越“中綫”,大陸軍方和外交部公開宣布不承認“海峽中綫”。近期,兩個事件激化了兩岸政治軍事對抗的態勢。一個是2021年10月蔡在“雙十講話”宣稱“兩岸互不隸屬”和“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民進黨當局通過把“台灣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政治定位日常化、社會化的策略,加深了兩岸政治社會裂痕。另一個就是8月初美台勾結下的佩洛西竄台事件。佩洛西此行實際上把民進黨當局的“事實台獨”和美國的“以台制華”勾連在一起,迫使解放軍不得不采取超大規模的軍事演訓予以反擊。解放軍東部戰區在此次演訓中和演訓後都采取多架次、大幅度、高頻次、長時期突破“海峽中綫”的軍事操作,使得“海峽中綫”失去了台軍防衛綫的作用,大大壓縮了台灣的防衛縱深。解放軍據此掌握了台灣海峽的制空權和制海權。
三、兩岸關係新常態的影響
兩岸政治、經濟、軍事諸要素在佩洛西竄台後的重新組合帶來了兩岸關係的新常態,即大陸政府在台海區域內行使國家主權的權力與權利,特別是將“一中原則”落實到涉台領海領空管理和兩岸交流事務上。由此將產生至少四種影響。
第一,回歸內戰型特殊國內關係的兩岸關係定位將使島內“台獨”路綫受到抑制,外部勢力“以台制華”的成本也將大幅提高。
人民解放軍大規模“環台軍演”中的多軍兵種協同、多課目演訓、海空封閉管理和實彈炮擊等,實際上對台灣島進行了海空“準封鎖”的軍事操作,并對可能來犯的美軍進行有效區域拒阻的實戰演習。這說明今日大陸的強大軍力足以壓制台軍的“豪豬”和“堡壘”作戰策略,足以通過“圍台”控制台灣的經濟命脈。台灣的任何政黨都不能再幻想“法理獨立”,不能再幻想美日出兵就能保台,也不能幻想自成一體,搞“事實獨立”,無限拖延兩岸統一進程。此外,面對中國大陸萬衆一心、堅決“反獨促統”的意志力和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美國“以台制華”的成本將迅速升高,美軍保台的計劃也要大打折扣。
第二,在大陸政府有能力在台海區域行使國家主權和相關權利的形勢下,台灣政黨不得不反思台灣的發展方向,反思自身的黨綱和路綫。
台灣是外貿為主的經濟體,2021年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高達42.3%。台灣的主要能源和生產物資、原材料大量依靠進口。如果大陸采取“圍而不打”的長期化對台軍事演訓,或者行使國家主權嚴格管控台海區域,台灣的進出口貿易將大幅萎縮,在台外資將大量撤資,并引起島內生產、股市和社會生活的巨大壓力。台灣的政黨將不得不反思台灣的發展方向,反思黨綱和路綫,探索與大陸重新建立政治互信的渠道和辦法。
2022年《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提出,在“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大陸政府願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開展對話溝通,願意繼續推動由兩岸各政黨、各界別代表性人士開展民主協商,共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大計。這些公開宣告在新常態時期將引導台灣政治力量重新思考未來發展前景和現實政策定位。從這個角度來看,兩岸統一進程將邁進堅實的一步。
第三,新常態下的國內關係定位和兩岸融合發展通道,將影響台灣民衆的生活經驗,為他們回歸中國認同提供動機和憑藉。
當兩岸的貿易投資、社會文化交流上升,在需要標識台灣信息時,都明確標識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不接受這些國家標識信息的就無法參與兩岸交流。不管一個人是否心甘情願,其對國家符號的實際遵從可以認定為重塑國家認同的開始。這是一種務實主義的認同變遷理論——認同雖然是難以捕捉的主觀心理,但改變國家認同可以從客觀可見的生活標識入手;不尋求也不強迫每個人都要改變認同,但要為任何人改變認同提供機會和憑藉。
任何力量都無法完全消滅“反中”的個人政治認同,即便未來完全統一後也會有台灣民衆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是我們要做的是倚靠國家發展起來的影響力,在兩岸事務中全面推行一個中國標識,讓台灣民衆調整認同時有所依托和保障。同時憑藉強大的軍事威懾力,迫使台灣政客不敢公開違逆這些中國標識。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政治經濟社會過程。而在過去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裡,藍綠兩黨雖然都想從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獲利,但由於沒有足够強度的壓力,它們誰也沒有動機去推廣一個中國的標識。
第四,新常態意味著促進國家統一的戰略是和統方針與武統“反獨”策略的有機結合,表現為通過有效軍事威懾下的政治經濟促統過程。
2022年8月解放軍對台軍演是對民進黨當局長期“台獨”路綫和美台勾結的懲罰與震懾,這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兩岸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和統”與“武統”策略是相輔相成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宣告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繼續團結台灣同胞,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并提出要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密切兩岸交流合作,拉緊兩岸情感紐帶和利益聯結,增強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鑄牢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等。同時,白皮書指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因此,“武統”與“和統”策略不僅不是相衝突的,而且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旨在共同合力推進國家統一大業。這些政治、經濟、軍事和法律要素在特定時機下的組合,就是兩岸統一進程中的一個個步伐。
大陸掌握了台海區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兩岸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可以說,今後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將在非和平方式的助力下得到新的推進動力,使“反獨”更有力,“促統”更有效。
總的來說,此次軍演徹底打破“海峽中綫”,促使“一中原則”從宣示走向實踐,國際社會也不得不正視大陸政府依法對台海和台島區域進行有效管轄的事實。面對有外國和台灣政客質疑大陸推進的兩岸新常態是要改變“兩岸現狀”,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從“一中原則”本身和兩岸事務回歸“一中原則”的合法性與必然性論述新常態的正當性,不能退縮。兩岸關係出現了新常態就不會撤銷。未來,新常態的形式和意涵也會更加豐富,指向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國家統一路徑。
參考文獻:
(1)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
(2)余致力:《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
(3)劉相平:《交鋒:台灣島內對“九二共識” 的爭議及其影響述論》,《台灣研究集刊》,2015年第6期,第29頁。
(4)耿曙:《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台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2009年第3期,第1頁。
(5)陳陸輝,周應龍:《台灣民衆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2004年第2期,第143頁-186頁。
(6)蔡世峰,鄭振清.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1996—2013年)——基於廣義脈衝響應函數之實證分析[J].台灣研究,2016(02):67-77.
(7)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520609926088470&wfr=spider&for=pc
(8)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EB/OL].http://www.gwytb.gov.cn/zccs/zccs_61195/gza31ta/,2018-02-28
(9)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EB/OL].http://www.gwytb.gov.cn/zccs/zccs_61195/a26tacs/201911/t20191104_12214930.htm,2019-11-04
(10)台灣事務法律文件選編2015年版[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
(11)鄭振清,萬柳銘.兩岸經貿交流會改變台灣民衆的統“獨”選擇嗎?——基於蔡英文執政前後台灣民意變化的實證研究(2015-2017)[J].台灣研究,2019,(06):26-38.
(12)鄭振清.大陸涉台公共政策的形成與動力[J].台灣研究集刊,2021(06):11.DOI:10.14157/j.cnki.twrq.2021.06.002.
(13)Zheng Zhenqing. Developmentalism and Pan-Functionalism in Mainland China's Economic Policy toward Taiwan, 1988–2018[J]. China Review,2021,21(3)
(14)Wei Yung, "From Multi-system Nation to Linkage Communities: 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vided Nations," Issues and Studies, No. 33 (1997).
(15)Scott L. Kastner, Political Conflict 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Beyond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11月號,總第29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