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意台獨”是蔡英文推進“台獨”的主軸。 |
中評社╱題:蔡英文執政初體驗與兩岸民意危機之破局;作者:祝捷(武漢),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家
時至今(2016)年8月,蔡英文已經執政三月有余。當慣了在野黨的民進黨似乎還沒有找到執政黨的感覺,蔡英文在內交外困之下面臨著空前的執政壓力,蔡英文的執政初體驗不佳。而在一貫的蔡式模糊和一系列“台獨”操作之下,兩岸民意也在各類危機事件和輿論動力的催動下,產生著微妙的變化。至少從目前來看,兩岸在“後2016”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共存共榮之道,兩岸如何化解心結,開啓和平發展第二季,仍有待“洪荒之力”!
打造“台獨”升級版:“民意台獨”
如果說“街頭運動”是民進黨執政的路徑依賴,那麽“台獨”就是民進黨執政的神主牌。“台獨”是民進黨攫取政治資源的關鍵,也是篩選民進黨政客們的過濾器。能夠從民進黨之中上位成功的政客,都以“台獨”為終極目的,蔡英文也不例外。作為民進黨內的頂尖政客,蔡英文的另一種定性方法也可以是“台獨”群體的頂尖政客。從競選之時到上任以來,蔡英文以她特有的“蔡式模糊”規避著“九二共識”,卻以十分明晰的態度在各個層面推進“台獨”。上任剛才三月,以“民意台獨”為主軸、“曆史台獨”為根基的“蔡式台獨”體系就已經浮現水面。蔡英文將“台獨”打出了組合拳,而且用形形色色的辦法,打造著“台獨”的升級版。
“民意台獨”是蔡英文推進“台獨”的主軸。陳水扁時代不斷拋出的“法理台獨”和“文化台獨”,在台灣營造了“台獨”的氛圍,產生了“太陽花”一代台灣青年,並萌生了在兩岸間陰霾不散的“台獨”民粹。蔡英文則意圖將這種“台獨”氛圍向著“台獨”事實作進一步推進。“民意”成為蔡英文鼓噪“台獨”的主要推動器。在就職演說中,蔡英文將“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作為民進黨當局發展兩岸關係之政治基礎的元素。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更是直接點出了“民意台獨”的推進策略。如果說“法理台獨”是“台獨”在法理層面的宣言和確認,“文化台獨”是為“民意台獨”聚攏民意基礎的關鍵,那麽,“民意台獨”已經被蔡英文當作實現“法理台獨”的程序性步驟。蔡英文自認為有陳水扁時期多年“法理台獨”的積累,又有以“文化台獨”為牽引的“社會運動”的“人氣聚集”,台灣已經形成了“台獨”的普遍民意,“民意台獨”的社會基礎已有所眉目。對於“民意台獨”,蔡英文並非將之作為“說說而已”的政治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地在制度層面推進實施。由民進黨控制的台灣立法機構,已經將“公民投票法”作為重點修改對象。祛除原“公民投票法”有關“雙過半”的門檻限制,而改行“簡單多數”的低門檻,為將來從“鳥籠”中釋放“台獨”議題做足制度準備。蔡英文用“民意台獨”固化了既有的“台獨”成果,又為進一步推動“台獨”創設了制度環境。在“民意”的大旗下,“台獨”開始從一種宣言式的政治言說,成為實實在在的社會運動和法理活動。
“曆史台獨”是蔡英文打造“台獨”升級版的基礎所在。蔡英文上台三月,一個似是而非的“轉型正義”幾乎成了她的口頭禪。“轉型正義”成為民進黨和蔡英文排除異己的關鍵一招。民進黨控制的立法機構在7月中下旬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以下簡稱“黨產處理條例”),完成民進黨立黨以來近三十年的夙願,開始對國民黨黨產進行清剿,也對國民黨進行最後的掃蕩。扒“黨產”的舊賬,和台灣民衆的“二·二八”傷疤一樣,已經成為民進黨借曆史話題炒作,制造“台獨”話題的工具。幾天後,蔡英文又上演一幕向台灣地區少數民族(即台灣地區“原住民”)道歉的戲碼。在道歉文中,蔡英文臆造了一個“外來政權壓迫”和“原住民族反抗”的故事,一個在台灣根本不存在的“故事”,並樹起了“漢人史觀”這一批判“中華意識”的標靶。蔡英文用“黨產”和“原住民”兩個在台灣“政治正確”的曆史話題,將台灣民衆反抗威權統治和殖民統治的曆史,精心編織為反抗“外來政權”的故事。“曆史台獨”其一加重了國民黨的“原罪”,成為國民黨無法承受之重,其二也試圖解構台灣民衆與中國大陸的曆史性聯系,一個虛無縹緲的“台灣史觀”漸次形成。這種虛妄的“台獨史觀”已經在“台獨”政客的操弄下,成為隱隱與“中華意識”分庭抗禮的意識形態。蔡英文們所營造的“台獨”氛圍不僅有著各類社會運動等呈現的現實感,而且也有著在虛構曆史之下的所謂“故事感”。一個比陳水扁時期更加豐滿、更顯層次性的“台獨”論述體系已經由蔡英文之手,就在她執政的短短三個月內,就初顯出了猙獰的面容!
民意還是“民粹”
兩岸部分民眾的直接對撞
更加令人揪心的是,在兩岸民衆需要空前團結,共同應對兩岸在“後2016”時期面臨的“台獨”危機之時,兩岸網絡群體因為各種事端在社交網站發生沖突,兩岸民意經受了空前的考驗!大陸在台灣部分群體中被進一步地“污名化”,而台灣在大陸部分民衆的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開始惡化。兩岸民衆相互之間的不信任感和惡感已經達到1987年兩岸恢復接觸以來的峰值。而且,兩岸部分民衆的這種沖突已經不再是透過兩岸公權力機構或其授權的民間團體,而是在網絡新媒體的作用下,產生了直接的沖突。兩岸的糾葛與矛盾第一次深入至兩岸民間層次,“民粹化”的民意彌漫在海峽上空。
如果說“太陽花學運”和“反課綱運動”之時,大陸網絡群體以及絕大部分普通民衆只是台灣政局的看客,至多通過互聯網瞭解島內政壇動態,那麽2016年1月的“周子瑜事件”是兩岸民衆直面互動的開始。圍繞“周子瑜事件”以及同時發生的島內政局變動,兩岸部分民衆特別是青年群體一改過去交流中“溫情脈脈”、“你儂我儂”的一面,通過社交網站開展激烈甚至帶有火藥味的互動,“表情包大戰”、“帝吧出征”成為兩岸交往史上的新名詞。及至台灣電信詐騙犯的新聞在網絡空間被“刷屏”,“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神話被打破,而頗受島內青年群體追捧的“小確幸”生活方式也被貼上“台獨”的標簽。與此同時,大陸遊客“赴台遊”的升溫,也讓越來越多的大陸遊客感受到台灣在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網絡產業發展水平等方面“也不過如此”,對台灣的美好想像也在“深度遊”後逐漸消失。台灣部分媒體對於大陸諸如“茶葉蛋”之類的無知、傲慢與自負,也引發大陸民衆的普遍反感。7月發生的“大巴失火”事件,讓大陸對於台灣民間的負面情緒再次高漲。大陸部分群體感覺到過去8年乃至於更長時間的“惠台”政策似乎只是大陸一廂情願式的利好釋放,台灣不僅在公權力層次漸行漸遠,而且在民間層次也並不領情。由此導致的結果,大陸民間要求對台強硬的聲音再起!而這次“再起”,不僅要求對台灣當局強硬,也出現了要求對台民衆強硬的聲音,這是既往兩岸交往中未曾出現的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