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歷史激流中的一個台灣家庭--《忽如歸》讀後感 作者:章念馳(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
最近,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了馬來西亞著名華裔作家戴小華女士的新著《忽如歸》。戴女士原籍河北滄州人,1949年隨父母赴台,後她旅居馬來西亞成為該國作協主席。她穿梭於台、馬與大陸之間,以紀實文學手法講述了她家庭近七十年的變遷,尤其以她弟弟戴華光的政治冤案——七十年代震驚台灣的“戴華光案”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頗有可讀性,尤其對瞭解七十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很有補益,對年輕一代,瞭解這一段苦難史尤為必要。
七十年代台灣反“威權”的真實畫面
1987年,處於“戒嚴”狀態的兩岸關係終於“解凍”了,結束了三十八年隔絕,兩岸開始有了交流與往來。在此之前,雙方以“蔣匪”與“共匪”對峙,這種“漢賊不兩立”的立場,不知坑害了多少無辜,也造成了兩岸巨大的隔閡與不瞭解。大陸同胞對台灣真實狀況,一無所知,台灣同胞對大陸狀況,也茫無所知。戴女士一家赴台後的經歷與遭遇,他們所受的教育“被過濾”得“純而又純”,所以她的弟弟赴美求學後,看到了一個他不知道的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大陸,很多人為此都流下了眼淚,他們痛恨被欺騙。於是,她的弟弟回台後與賴明烈、劉國基等三五知己,組織“人民解放陣線”,“宣傳和平統一,避免民族分裂”,痛斥“美國干涉台灣,阻礙統一”……。他終於被捕,被判處無期徒刑。然而他並不屈服,二次跌破牢門,多次絕食,四次被關“黑牢”,折磨得奄奄一息。但“戴案”卻得到台灣社會的廣泛聲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黨國體制”抗議。在“綠島”的監獄裡,“統獨”獄友,為他共同絕食。為了他重獲自由,“統獨”人士共同奮鬥,奔波聲援,展示了七十年代反“威權”的真實畫面。
戴華光其實真的不是受中共指示與派遣,而是出於自發的愛國情懷。正如戴小華女士所說,台灣當時真有許多像戴華光的義士,他們如同馬來西亞著名的姆魯山洞,裡面居住著幾百萬隻蝙蝠,每遇傍晚,它們都會成群飛出山洞去覓食,而洞口卻有許多老鷹正等待著它們,於是總有一些勇敢的蝙蝠組成“敢死隊”率先沖出去讓老鷹捕食,它們數次沖返,犧牲無數,然後才讓大隊蝙蝠再飛出洞穴。這種為求社會更大正義的犧牲精神,讓今天的年輕人,尤其追求“小確幸”的一代,是無論如何無法理解的。
瞭解歷史,是為了認識當今
我有幸從1988年始,就從事兩岸關係工作,近三十年來認識島內同胞無數,所以《忽如歸》中所述的人和事,我絲毫不陌生,如同親涉。許多涉事的人,首先進入眼簾的尤清、康寧祥、林正傑、朱高正等,其後出場的如陳映真、王曉波、黃春明、宋東文、陳鼓應、王津平、李勝雄、殷海光、王拓、陳滿、餘政憲、翁金珠、顏錦福、許榮淑……耳熟能詳,有些還多次有過交往,所以讀來親切可近,恍若昨日,歷歷在目。他們經歷的痛苦愛國,猶同親受,尤有共鳴。台灣這一段歷史很重要,要認識今日之台灣,必須瞭解昨日之台灣,但這恰恰是今日之盲點。台灣青年一代他們出生在“四小龍”最輝煌時期,他們看到的也許是一路衰落,不知什麼是“白色恐怖”,不知道什麼是“威權時代”,成為不滿的一代。而大陸青年人更不知我們的昨天,也不瞭解兩岸的演變,有人甚至會問“文革是什麼?”“誰是劉少奇?”“誰是李登輝?”
戴小華通過她的文筆,展現了六、七十年代的“白色恐怖”,在這種專制特務統治下,蒙受冤屈的受害者達14萬之眾,有“二二八”案、澎湖“七一三”案、孫立人案、郭廷亮案、柏揚案、雷震案、李敖案……乃至美麗島案,當時的台灣愛國有罪,沒有民主、沒有言論自由……,最終也導致國民黨專制政權的覆滅。台灣在結束“威權統治”後,做出了平反歷史冤案的決議,拿出了195億巨額台幣作為賠償,但也有許多受害者,拒絕賠償,因為這是不能以金錢可以撫平的傷口,台灣民眾要的是“民主化與本土化”。
如果我們不瞭解這段歷史,你就不能瞭解今日台灣的政治生態與政治訴求,追求統一也就不知從何著手。
《忽如歸》這故事,是台灣六、七十年代反“黨國體制”的許許多多“民運”中的一個故事,當時無論體制內的“民運”,如《自由中國》到《大學》,或體制外的“街頭運動”,蓬蓬勃勃。當時的統派與“獨派”還不是主要矛盾,因此不乏統派與“獨派”相互支持的故事,直到“保釣運動”後,反“黨國體制”的人才分別形成真正的“統派”與“獨派”,還有急流勇退的“逍遙派”。《忽如歸》故事中的戴華光,就是從激烈的統派,坐了十一年大牢後,隱退成“逍遙派”,在大陸開了個麵包店,銷聲匿跡了。這樣的事例絕不是個別的,我親身認識過多個這樣的人,在今人看來是有點不可思議。
這個故事是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的前奏。這半個世紀來,台灣一直在追求政治轉型與社會轉型,也就是今天所謂的“轉型正義”。而這場“轉型”是台灣社會與政治發展的“內動力”,也就是“內因”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又貫穿了台灣整個“民主化與本土化”。台灣在不斷地轉型,不斷地變化,也帶動了“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深化,這種變化還在繼續中。我們看台灣問題,以及我們制訂統一方案,必須抓住這核心問題。
可惜,我們對1949年到1987年的台灣,幾乎一無所知,不知他們的經歷,也不知他們走什麼路,1987年後,台灣又邁入“政黨政治”,各種各樣的選舉,各式各樣的訴求,不斷裂變,兩岸就是在兩種不同制度下的不同演變。面對這種激烈變化,我們又是以“大中國”思維,以“不變應萬變”的老大姿態,使雙方在極不瞭解對方的基礎上,開始了對話與交流,幾乎是雞與鴨談。這就是兩岸的最大盲點與誤區。而現在我們一些人正在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武統”聲浪壓倒了鄧小平的“和平統一”與習近平的“兩岸一家親”論述。
能包容一切的“中國夢”,
才會真正實現“中國夢”
讀畢《忽如歸》,我掩卷沉思,這部紀實文學,不乏許多有趣情節,但我總覺得有點遺憾。戴女士如果可以把她一家的經歷放到一個更大的時空之下,而絕不僅僅是表述一個“外省人”的悲哀,而來寫一寫更多兩岸中國人的所思所想,寫寫我們各種悲哀,也許會引起更多共鳴。
戴女士的父母已歸葬大陸,安眠在家鄉溫沃之中,她的弟妹大多也回到了大陸。一個“外省人”的故事是不是結束了呢?我想,她的家庭故事遠遠沒有結束,與她有同樣遭遇的人,還生活在兩岸,故事還在延續。台灣的“轉型正義”,已變成了“不正義的轉型”,成了追殺“外省人”——從孫中山、蔣介石……,以及清算“國民黨黨產”、“救國會”、“紅十字會”、“婦女會”、“中廣”……,變成一場新的殘酷清算,撕裂了台灣社會與族群,將一場“追求真相”與“追求和解”,變成了民進黨的“政治提款機”,追殺一切政敵,正在製造新的分裂與仇恨。向來追求統一的台灣,變成“台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分”、“台灣人的祖先是高山人”,“從來沒有過‚九二共識‛”,“‚二二八‛是台灣民眾追求獨立而遇到大陸人的殘殺”……。許多台灣人及政客正生活在自己製造的謊言與夢囈之中。這是很令人憂慮的。
而祖國大陸對台灣的瞭解,真可謂不夠,尤其怎麼看不同制度下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這“兩化”,絕不是台灣禍根,而是我們必須正視與包容的。雖然“民主化”成了“民主暴力”,“本土化”成了“追殺外省人”的藉口,但它也給台灣社會帶來了喜悅,今天台灣人抗拒統一,不再是怕統一會降低他們的生活水準,而是怕好不容易得來的民主與自由,得而復失。面對這樣狀況,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一點包容,而少一點誤解。只有一個能包容一切的“中國夢”,我們才會真正實現“中國夢”。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4月號,總第23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