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前美國霸權特徵及思考啟示
——從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特徵來看
http://www.CRNTT.com   2019-08-13 00:30:23


戰爭是否會成為美國最可能對外圍獵新對象的選擇方式?
  中評社╱題:當前美國霸權特徵及思考啟示——從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特徵來看 作者:文堯(北京),本刊特約撰述

  當前美國逆全球化的種種舉動,表明冷戰後美國的霸權及美國主導的、席捲全球的資本主義發展方式正跨過其權勢的頂峰,逐漸走向其反面。在目前新一輪產業和科技革命洶湧而來的背景下,美國資本主義能否通過自我調節方式克服自身危機、護持自身霸權,戰爭是否會成為美國最可能對外圍獵新對象的選擇方式等諸問題,值得中國高度警惕,認真研判,積極應對,以確保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美國的軍事性冒險行動所打斷。

  一、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一)美國資本主義陷入新一輪經濟社會危機,且難以通過自我調節走出困境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在西方經濟體中率先復蘇,但中產階級貧困化持續加劇。2011年9月16日美國爆發“佔領華爾街”運動,提出的口號是“我們是99%”。而在美國,1%的超級富人控制著社會40%的財富。特朗普現象的出現,突出反映了美國中產階級特別是中下層白人族群對社會現狀的不滿。1970年,美國中產家庭占比高達71%。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統計顯示,2015年美國中產階級人口比例首次低於一半,凸顯美國中產階級不斷加劇萎縮的趨勢。同時,中產階級擁有的財富也大幅縮水,由1970年的62%下降到2014年的43%。無論是克林頓政府時期美國經濟高歌猛進,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普通百姓收入縮水,中產階級都加速分流,少部分中產躋身富裕階層,大部分淪為中下收入階層。

  特朗普和桑德斯的崛起,標誌著美國國內民粹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崛起。美國政治極化和兩黨惡鬥不斷升級,根本上反映的是美國國內階級矛盾和鬥爭的加劇。傳統上,美國往往通過兩種方法來緩解國內社會矛盾。第一種是與歐洲擺脫資本主義內部矛盾的路徑一樣,通過戰爭開拓海外市場,以海外利潤回流反哺國內工人階級來化解國內階級矛盾。第二種是“羅斯福新政”方式。“羅斯福新政”為資本主義開闢了一條國家干預經濟的新發展道路,同時在美國初步建立起福利社會,有效緩解了資本擴張的盲目性和社會階級矛盾。但從目前情況看,這兩種方法都已經失靈。隨著美國GDP不斷攀升,全球利潤不斷回流美國以及美國國內福利不斷增加,仍然無法有效緩解貧富分化和階級矛盾,這從根本上表明美國資本主義已達到最為腐朽的階段——金融帝國主義而積重難返。早在二戰後,美國軍工集團興起,就使得美國國家機器異化為軍工資本的營利工具。艾森豪威爾總統卸任時就充分意識到這種危險。他在1961年的告別演說中就明確指出:“龐大的軍事機構與大規模的軍事工業的聯姻,是一種嶄新的美國經驗。”“在政府議會中,我們必須警惕這種軍事和工業的聯姻在有意無意中帶來的不正當影響的滲透。潛在的、災難性的權力錯置現象已經存在,而且將繼續增強。”“我們應該意識到政府方針可能成為科技精英的俘虜這一同樣不可忽視的危險。”

  冷戰結束後,美國的軍事機構和軍工企業以及科技精英日益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創造出大量的社會財富,但這些大量財富並沒有惠及全民,而是定向回流到“軍工-科技-金融複合體”。與此同時,作為“均貧富”的高福利政策難以為繼。由於資本不可能放棄流向自己的利潤,而政府又難以調和各黨派和階級立場,致使美國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引發國內勞動階層對資本的反抗。特朗普上台後,中美貿易戰開打,實際上是美國尋求化解國內階級矛盾的嘗試,但這種嘗試註定要失敗,因為在資本邏輯的支配下,無論特朗普從中國獲得多少好處,但美國國內分配的不公問題在根本上是無解的。

  (二)戰爭在美國歷史上是資本和市場擴張的急先鋒,同時也是美國擺脫國內危機與階級矛盾的主要選擇

  近日,美國前總統卡特表示,美國在242年的建國歷史中僅有16年沒有打仗,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因為美國人總是想迫使其他人採用美國的原則”。實際上,美國是商業立國的國家,對外自由貿易是國家生存之道,獲取原材料和拓展市場是美國始終不變的戰略目標。為了自主進行自由貿易以及尋找原料產地和市場,美國大多選擇以戰爭方式保障資本擴張和拓展市場。

  美國獨立戰爭解決的是英國殖民主義對北美在對外貿易和稅收上的鉗制的主要矛盾。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掌握了自己的稅收和對外自由貿易政策。美國發動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814),目的是維護美國在國際上的自由貿易地位。隨著外來移民的增加,美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其中美墨戰爭就是直接通過軍事擴張獲取新的領土以解決國內矛盾。南北戰爭是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分水嶺,根本上解決了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問題,確保了國內市場的大一統,從而推動了美國資本主義大發展。南北戰爭後,美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也使國內產生了兩極分化和勞資矛盾激化。19世紀下半葉,美國國內工人運動頻繁發生,比如1884年10月的芝加哥大遊行,其規模和影響都超過了今天美國出現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為此,美國發動了美西戰爭,推動國內資本走向海外,以海外利潤回流緩解國內矛盾。二戰則使美國徹底擺脫了戰前經濟大蕭條的困擾,美國取代英國佔據了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形成了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資本的中心-外圍結構。冷戰時期,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出現後,將西方資本剝奪第三世界的全球化進程阻斷了整整半個世紀。冷戰的本質,是阻止資本中心國家對外圍地區至少是在社會主義國家範圍內的剝奪。蘇聯解體後,原蘇東國家對西方資本設的籬笆坍塌,東歐全面開放資源、市場、勞動力,成為西歐的外圍市場,資本全球化再次掀起一波熱潮,美國權勢由此達到新的高度。

  (三)中國是美國資本和市場擴張圍獵的下一個目標,中美貿易戰是美國對華全方位戰略圍剿的前哨戰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雖擺脫了經濟危機,但陷入了嚴重的社會危機。美國想要擺脫目前的危機,僅靠自我調節是走不出困境的,即便再出一個羅斯福也不可能。資本中心國家已經沒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了。多年來,美國完全靠發動戰爭而存活,以致美國的經濟結構中軍工成了支柱性的部分。所以,美國人就是想不打仗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在世界上找到一個像蘇聯解體後那樣的外圍空間,美國衰落的命運是必然的。

  進入21世紀,美國將尋找新的資本外圍空間的目標鎖定為中東和中國。通過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美國成功進入西亞和中亞,但是美國也由此深陷兩場戰爭的泥潭,最終得不償失。目前,美國從蘇聯解體中所獲得的“浮財”已經消耗殆盡,下一個所能找到的最大的“浮財”來源就是中國。中美貿易戰本質上是美國實施全方位對華戰略圍剿的前哨戰。以貿易戰為開始,美國將陸續對華開展科技戰、金融戰、規則戰、文化戰。特別是美國實力當中,最強的仍是軍事實力,以軍事手段製造“建設性混亂”惡化中國投資環境甚至在台海南海等方向製造事端,直接出手圍剿中國三分之一的海空力量,那將從根本上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不僅將造成中國經濟建設環境全面惡化和內部動盪,還將使日韓以及東南亞等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徹底倒向美國,幾乎整個亞洲就會成為美國資本的依附性的市場。此舉會為美國資本帶來新的更大一輪的擴張,美國國內的社會矛盾也將得到極大緩解。但由於此擧風險過高,美國也無必勝的把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