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30日電/由於海峽兩岸的政治分歧長期未獲解決,國際社會在兩岸之間選邊站的結果,便是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遭到嚴重限縮,所以台灣欲改善自己的國際處境,就唯有從兩岸關係著手一途。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說,月初,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在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會談中,重申台灣對於國際活動空間的需求。習近平脫稿回應說,台灣的國際空間源自一個中國,有一個中國,就有國際空間;沒有一個中國,就沒有國際空間。此話直接了當也很坦率地指出了問題的核心,非常值得台灣各界深思。
國際冷戰時期,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但是互爭中國的代表權。台灣節節敗退,直到冷戰結束後,仍無法改善自己的國際活動空間。2005年國共兩黨正式和解,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陳述了台灣需要國際空間,隨後雙方在共同發佈的五項願景之一即是:“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
當時因執政的民進黨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溝通管道中斷,也就無法展開相關協商。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良性互動,台灣自此年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兌現了連胡五項願景之一。民進黨卻批判國民黨政府視大陸為宗主國,極為諷刺的是,今年民進黨政府反而在被WHA加註一個中國的條件下,派員出席,證明了國民黨原先作法的正確性。
不僅如此,2013年國民黨政府又以中華台北出席世界民航組織ICAO會議,今年民進黨政府因拒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台灣被排除在ICAO之外。而原本台灣有機會在與大陸形成默契後出席國際刑警組織年度會議,也因民進黨政府否定九二共識而告破滅。
在兩岸協商管道崩塌及無法良性互動的形勢下,明年台灣對 WHA的擔心已非是否加註一個中國,而是恐怕連出席的機會都沒有。至於邦交國能否維持現有的二十二個,也大有問題,因為在失去九二共識作為政治基礎後,大陸很可能不再顧及台灣執政者的感受而接受台灣邦交國提出的建交要求。
因此,和冷戰時期不同的是,“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的九二共識,反而成為台灣開啟國際活動空間的鑰匙;丟棄了這把鑰匙,意圖悖離國際社會都認同的一個中國,只會造成台灣的國際處境在好不容易近年才重現曙光後,又走回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