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地方選舉與“九二共識”再起
http://www.CRNTT.com   2019-02-27 00:18:01


 
  最後,選舉過程適逢金馬獎頒獎典禮出現統獨紛爭,受獎導演傅榆表達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作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隨後前金馬獎影帝涂們不甘示弱回應:“再次來到中國台灣”,“傅榆事件”成為兩岸輿論關注焦點。大陸官方及官媒鑑於既往“周子瑜事件”,被操縱反成為民進黨的“超級助選員”,刻意保持低調,並未大動作聲討。《環球時報》批判傅榆受“去中國化”影響;同時指責民進黨試圖炒作兩岸議題,獲取短期政治利益。蔡英文總統、文化部長鄭麗君聲援傅榆,反對“中國台灣”之說。民進黨當局直指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而是“中華民國下的台灣”。

  從這次地方選舉經驗來看,無論大陸有意或無意介入台灣選舉,由於“中國模式”發展深深影響台灣未來選擇,從1996年總統大選以來,因為藍綠政黨政治格局形成與統獨長期爭論,導致國、民兩黨兩岸政策取向有所差異,甚至彼此皆曾污名化對方為“同路人”、“代理人”,加深兩黨對立與衝突。

  三、爭辯中的“九二共識”:存在與內涵

  有關“九二共識”內涵,國、民、共三黨主張皆有所不同,民意調查結果或因機構效應、題目設計不同,產生不同結果。《遠見》雜誌在2018年12月6-10日調查顯示,約53.7%的民眾贊成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發展兩岸關係,18至29歲的“天然獨”世代更高達58.1%贊成。美國杜克大學從2003-2017年長期研究其結果頗為符合《遠見》雜誌調查結果,當台灣民眾被問到“有些人主張台灣和大陸應該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下進行交流,請問您支不支持這種主張?”時,在2017年底則58.1%的人支持,僅27.1%反對,與前述《遠見》的趨勢相符;即使在支持度最低的2011年,亦有51.8%的民眾支持。超過半數以上民眾確實認為“九二共識”是存在,且支持“一中各表”作為兩岸交流基礎。

  與上述調查結果相左的是陸委會2018年12月初針對“九二共識”進行民調,結果卻顯示台灣民眾認為兩岸間有“九二共識”者僅32.9%,沒有者達26.6%。而針對“九二共識”的內涵,則有49.8%的民眾認知為“中華民國代表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大陸,兩岸是不同的兩個國家”,21.7%覺得是“中華民國代表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大陸,兩岸是同一個國家、尚未統一的兩個部分”,8.4%認為是“兩岸各自宣稱代表整個中國”。其中“九二共識”被表述成“兩個國家”佔一半民意,內涵表述成“一國內部關係”不到三成比例。顯然,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內涵並不清晰,也不一致,有的表述成“兩個國家”、有的表述成“同一國家”。

  另依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蒐集1001個有效樣本分析,探索民眾對“九二共識”認知,發現民眾對“九二共識”的定義其實沒有共識。調查指出:(1) 17%係指兩岸各自宣稱代表整個中國;(2) 34%係指兩岸的政府各自代表統治範圍內,同一個國家內尚未統一的兩部分;(3) 33%係指兩岸“一邊一國”;(4) 5%係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中華民國是地方政府。

  上述調查傾向馬英九執政時期政府對“九二共識”界定佔34%,傾向理解成陳水扁執政時期對“九二共識”立場佔33%;大陸當局主張立場傾向則是5%。顯然,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內涵本身並沒有共識,傾向“一邊一國論”、“一個分治中國”旗鼓相當;但認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僅衹是少數而已。面對2020年總統大選,若國民黨大打“九二共識牌”,是否能跳脫2014-2016年期間“九二共識”邊際效用遞減效應,不無疑慮。顯然各政黨皆有必要重新定義“九二共識”內涵,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的認知頗為分歧而無交集。

  四、政黨輪替與“九二共識”週期性作用

  大陸當局提出無論是藍綠任何執政縣市,衹要“正確認知”到“兩岸關係性質”、“城市交流性質”,即可展開兩岸城市交流。所謂“兩岸關係性質”是指“兩岸一國”、“兩岸一中”,“城市交流性質”是指“一國內部城市交流”。換言之,就是“兩岸一國”概念,也就是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既不同於前總統李登輝定位兩岸關係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不同於前總統陳水扁所提“一邊一國論”;相異於蔡英文總統所主張“維持現狀”,其兩岸定位相當模糊。

  儘管蔡英文總統提出維持現狀主張,採取“新四不承諾”: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對抗、不會屈服,更提出“九二歷史事實”、“九二會談精神”、“九二共同認知”,但大陸當局並無法接受,反而採取外交軍事壓制手段及限制部分經濟社會交流。例如雪崩式斷交風潮導致已喪失五個邦交國,難以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年會等;駐外辦事處至少六國被要求改名“台北辦事處”。同時軍事演習武統威脅不斷,軍機軍艦航母繞島巡視頻率次數增加;陸客來台觀光及陸生來台就學急遽減少。兩岸敵對僵持關係惡化,並無法有效化解。從民進黨角度來說,若承認“九二共識”,恐須面臨以下難題及政治風險。

  首先,若接受“九二共識”,必然涉及“一黨綱兩決議文”翻修,將被黨內基本教義派質疑拋棄建黨傳統價值。台灣民眾曾在2008年至2016年選擇馬英九執政,這八年期間兩岸交流立基“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但2016年民進黨上台並不繼承這一政治基礎。若接受“九二共識”,無異是要全盤翻轉一系列政治主張。例如承認台灣人是中國人、接受“一中原則”、及修訂或凍結“公投台獨黨綱”,放棄公投獨立建國;否定“台灣前途決議文”中領土與主權限縮台澎金馬界定,及放棄“正常國家決議文”中所倡議公投制新憲、以台灣名義參與聯合國之訴求。

  其次,“九二共識”為國民黨神主牌,而非民進黨傳統主張,承認“九二共識”將產生黨重大戰略的斷裂。2014年反服貿太陽花學生運動本質上是一種公民“反中”運動,兩岸經貿依存度增加,反而衍生政商利益共同體、權貴資本主義、買辦階級。承認“九二共識”意味著台灣的經濟戰略與全球化思維勢必徹底翻轉,“從全球走向中國”轉向“從中國走向全球”。民進黨認為這是將經濟鎖進大陸做法,此正符合大陸當局“融合促統”目標需求,有效地發揮“以經促政、以商為政、以民逼官”的經濟統戰策略作用。

  最後,民進黨即使承認“九二共識”,其意涵並未符合大陸當局的期待。國民黨主張“九二共識”,其意涵指涉“一中各表”,但大陸當局認為“九二共識”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儘管2008-2016年期間兩岸交流奠立“九二共識”基礎,大陸理解為“一中原則”、台灣解讀為“一中各表”,大陸並沒有接受“一中各表”。此乃大陸當局認為中華民國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政府繼承上繼承中華民國,既無中華民國存在又如何承認“一中各表”。且至中共十九大後,“九二共識”已硬化被解讀成“一中原則”,並無“一中各表”存在空間。若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但大陸當局又無法接受,而是要求接受“一中原則”,如此即使民進黨與國民黨具相似立場,仍難以解決兩岸政治僵局。

  五、結論

  這次選戰結果國民黨大勝,顯然民進黨在地方選戰中導入“大陸因素”,試圖邊緣化、標籤化國民黨及拉高國家認同衝突效應,從而降低國民黨選舉聲勢,應可謂是失敗。民進黨大打“大陸牌”作為轉移中央執政績效不佳之策略,其邊際效用遞減,並沒有發揮翻轉選情的效果。換言之,在地方選舉操作“統獨牌”、“大陸牌”反而是得不償失。但2020年總統大選性質不同於地方選舉,統獨爭議、國家認同議題及兩岸因素,必然在大選中持續發揮影響。

  無庸置疑,“九二共識”曾在2008年、2012年總統大選中,發揮關鍵性力量。不僅使國民黨馬英九贏取總統寶座,也是與大陸當局重啟協商的政治基礎。然2014年地方選舉、2016年總統大選,“九二共識”並沒有持續發揮作用,2014年爆發反服貿太陽花學生運動,導致“經濟自由主義”思潮讓位“政治現實主義”,經濟利益讓位於政治自主性追求。堅持“九二共識”及推動兩岸經濟合作,並未成為國民黨持續執政立基。

  2018年地方大選泛藍取得壓倒性勝利,對“九二共識”具有“去標籤化”、“去污名化”作用。回顧台灣選舉歷史經驗,當2006年民進黨輸掉地方選舉、2008年也就失去總統寶座;當2014年國民黨輸掉地方選舉,也是2016年失去總統大位。2018年民進黨輸掉地方大選,2020年總統選舉勢必岌岌可危。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2月號,總第254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