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大學新任校長黃宗顯。(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8月31日電(記者 趙家麟)台南大學建校距今有117年歷史,新任校長黃宗顯在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兩岸的大學生各有所長,交流可以促進彼此了解。跨領域、統整性的知識與能力,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鼓勵社會參與式的學習也會是兩岸大學交流、競爭力人才培育的方向。
黃宗顯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系哲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1994年到台南大學前身台南師學院服務迄今已有21年,歷任教育學院院長、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等職,7月底接任校長。 原任校長是 曾代表國民黨參與台南市長選舉的黃秀霜。
1899年創校的台南大學,是一所從師範體系轉型為綜合大學的百年學府。黃宗顯表示,南大依序政府規範,自2014年首度招收學士班陸生,加上既有的研究生,2015年共有16名大陸學位生,另外還有約80名的大陸交換生,其中以國語文學系、行政管理學系、教育學系、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的人數最多,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中。
他指出,南大目前已與大陸42所知名大學校院締結姐妹學校,和大陸80所大學有實質交流。南大的陸生人數還在逐年增加中,但學校的宿舍容納人數有限,他已研擬在學校附近尋找適當的居住空間,計劃以整棟租用的方式,提供更多的陸生及境外生住宿空間。
黃宗顯觀察兩岸大學生的特質表示,陸生在大陸競爭激烈,能夠來台攻讀學位或交換生,都經過一定程序的評選,普遍而言,在台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在課業上的專注力高;但從發展潛力來看,台灣學生在社團參與、活動規劃、社會參與及人群互動與視野上,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黃宗顯認為,社會參與式的學習,建構跨領域、統整性的知識與能力,是社會重要的動力,也是兩岸高等教育發展、人才培育的重要方向。他認為,兩岸大學對人才的培育,應強化以下六種能力與涵養,將會影響大學生未來的競爭力:
一、自主與創新學習。二、專業與工作態度。三、博雅教育與器識培養。四、生命教育與服務學習。五、人文與科技融合。六、社會脈動與社會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