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楊志誠:文化復興需強調與其他異質文化共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3 00:27:10


中華文化復興論壇現場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臺灣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楊志誠日前在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上發表觀點稱,中華文化要復興,尤其在全球化機能的“蝴蝶效應”下,就必須重塑與新文明典範相呼應,且具有能與全球異質文化共生的寬容性;中華文化大沙文主義已不能適應當前的世界體系,文化轉型是必然的反省工作。

  楊志誠指出,關於中國文化復興的議題,這一個半世紀以來,二次文化爭論的熱潮中,討論者眾。然而,中國文化復興至今還需要再討論,其關鍵到底在哪兒呢? 歸納起來有二點:一是中國與西方在現代化過程中所存在的“時間遲滯”;其次是中國社會的超穩定結構以及結構的缺陷,包括知識分子與庶民之間在文化認知上的大斷層。

  楊志誠認為,在西潮東進以前,傳統上中國是一個文化國家,而不是一個權力國家;所以孫文在“民族主義”中說,中國歷來是王道而非霸道的國家,素來愛好和平。可見,中華大帝國的擴張並不是依恃著武力,而是文化的擴張力,也就是奈伊(Joseph S. Nye Jr.)所提出的“軟權力”(soft power)。文化中國沒有特定的疆域或版圖,其疆域具有擴張性,文化流動到哪裡、與異質文化共生的接口到哪裡,疆域就到哪裡;這就是典型的軟權力。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文化擴張,中華文化的時、空能量快速萎縮,與異質文化的共生關係離散,帝國支撐力衰竭,列強隨之入侵。今天,中華文化要復興,尤其在全球化機能的“蝴蝶效應”下,就必須重塑與新文明典範相呼應,且具有能與全球異質文化共生的寬容性;中華文化大沙文主義已不能適應當前的世界體系,文化轉型是必然的反省工作。另外的工作則是提升中華文化的能動性。

  相對於其他的機能領域,文化的特質具有自我能量的生命力。各種文化將在進化、流動、對話、妥協及兼容的過程中完成共生的秩序;既要對自我的歷史文化做重新解讀(新時代時空坐標下的獨白),也要發揮面向未來的智慧,從異質文化提取象徵符號,融入自我而共生,以創生新的文化內涵。

  楊志誠總結認為,中華文化復興不僅要能“坐而談”,更需要“起而行”。中華文化復興政策的政策目標是建構以中國現代化文化為核心價值的世界文化體系。其內容包括二個面向,即文化轉型以及能夠與世界其他異質文化的共生;這二個面向看似獨立,本質上是相互聯繫的,共同的基礎就是全球化時空體系的知識文明典範或量子思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