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此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深化了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強調“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具有重要意義。
南方日報發表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文章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意味著什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綜合、全方位的復合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高標準定義的現代化,不僅對中國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且為世界現代化提供強大推動力,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這是中國共產黨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體現,也再次明確了作為使命型政黨在新時代的最大使命——通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強起來”的目標。與此同時,“最大的政治”還對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裡至少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各地各部門要形成最大合力,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第二,全社會要形成最大共識,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文章指出,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必須對國內國際環境變化以及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著充分的認識。從國際來看,我們主要面臨四大挑戰:一是世界格局與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新的衝突不時爆發,國際秩序呈現“封建化”趨勢,出現碎片化狀態;二是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盛行,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脫鈎斷鏈”仍不會停止;三是新一輪“經濟認知戰”打響,所謂中國經濟“頂峰論”“衰落論”“崩潰論”“不可投資之地”揮之不去,目的就是破壞中國的國際營商環境、打擊投資信心;四是外部勢力圍繞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不斷製造衝突,企圖再次阻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從國內來看,困難與挑戰主要體現在:一是一些宏觀政策紅利不能及時落實到產業、到企業,二是經濟結構或悄然發生變化,三是各地“內卷”加劇,地方保護主義抬頭,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背道而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