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穩中會變、和中有變、讓利有變的兩岸“先經後政”變局,似乎已經到了看錶與看日的時候了。 |
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特約作者 李華球)常言道:“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所準備,沒有準備,遇事則雜亂無章,了無分寸,注定失敗。媒體報導“國安”高層透露對兩岸和談已經有所準備。”針對此事,“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表示,“國安會”內部並沒有任何人對媒體作以上聲明,媒體報導並不正確,且不排除係有人故意誤導。
個人認為,范姜泰基的發言過於守成保守,即便媒體率先報導此事,無明確事證可稽,容有議論之處。然而,馬政府執政三年多來,兩岸關係進展平和快速,政府所謂:“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兩岸逐步推動各項交流原則,是一個穩扎穩打的做法,亦使兩岸關係在穩定中求進步。但是,自從去年兩岸簽署ECFA迄今一年後,兩岸經貿在正常運轉中,亦產生不少因不夠周延而衍生的掣輒現像,有待解決。
然這些紛爭和技術問題,其實就是因為經濟問題中的政治因素干擾,而肇生扞格與不便。因而使得ECFA的後續效應與實際成效,不如預期。甚至於牽扯出許多亟待需由政治鬆綁,始能解決的“經政糾結”不清的問題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