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少了一個“與”字的語焉不詳說法,蔡應該是說要在台灣建立起和中國交往的共識基礎之後,再來和中國談交往的事。也就是要建立“台灣共識”之後,再與中國交往的意思。這個伏筆就是蔡英文倡議“台灣共識”的支撐和理據。
所以也可以進一步推論,“台灣共識”就是蔡英文台灣獨立的代名詞,是她“和而求同”的前哨鋪陳,也是她推動兩岸關係成為國與國關係的深遠目標。
此外,蔡英文上述談話中的“民主不僅是意識形態,更是大家的生活方式,……”這似乎也藉機暗諷警示中國至今尚無民主可言,中國人民生活上,根本沒有民主的氛圍和實質的民主活動。兩岸的生活差距和民主型態,相差甚遠,但這些正是“和而求同”上必須與必要的條件,缺一不可。
上述基礎就是建立在,兩岸生活,尤其是民主實質過程上要相同,才能有和平發展的開始。現在兩岸就是屬於“和而不同”的過渡時期。進一步說就是,兩岸生活和民主等距時,才有共識的基礎,而現存“九二共識”是屬於“和而不同”階段,這是國共的共識;未來“台灣共識”成為兩岸的“共識基礎”,才是“和而求同”的開端。
進一步來看,蔡英文其實就是用“民主”咬住了中共的痛點和罩門,這樣的“建立中國交往”其實還不知何時,遑論會有“共識基礎”。
蔡英文演說最後指出,“對於兩岸之間存在的差異,我們不能太天真,”但她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若雙方有誠意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眼前難題將能逐一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