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五都市長人選出線的怪現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4 13:12:32  


蘇貞昌不敢跳水,卡住了許多人的選擇。
 
  呂秀蓮的看法確實成了蘇貞昌參選五都市長的罩門:他如果參選台北市長失敗,不可能再循“阿扁模式”更上一層樓;若參選新北市市長失敗,他的政治生命馬上告終;但如果一戰成功,卻又立即轉戰2012年“總統”大選,一定無法取得新北市市民的諒解,他想在“總統”大選中再次獲勝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這當然也是他躊躇不前的因素。

  台北市與新北市市長的選舉被蘇貞昌一人卡住,台中市反而就比較單純。原先民進黨的規劃是希望謝長廷能夠長征台中市,但台中市雖然地理上位居台灣的中心,但從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就沒有把台中市當成一個核心的都市建設,加上缺乏優良的港滬,使得台中市的政治發展,一直被邊緣化。

  國民黨在威權統治時期,雖然有心提升台中市的政治地位,例如把台灣省政府設在鄰近的中興新村,台灣省議會設在台中縣的霧峰鄉,但自從李登輝“凍省”以後,台中市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這也是國民黨籍的台中市長胡志強雖然政績不差,但就是無法成為具有在台灣政治中舉足輕重的緣故,馬英九沒有重用胡志強,與其說有“馬胡情結”,還不如說是因為胡志強沒有站上台灣政治的主要戰略位置,所以他只能偏居一隅,無法以自己的政績作為踏上台灣政治核心的踏腳石。

  就因為這個緣故,當年謝長廷可以從台北遠征高雄市,但他對台中市的興趣就顯得不高,畢竟,他如果在台中市勝選,也無法放眼2012年的“總統”大選,反而像胡志強一樣被綁在台中市動彈不得,謝長廷已經不缺乏直轄市長的經歷,他如果像胡志強一樣被綁在台中市,他的政治生命必然會以台中市長告終,這當然也是謝長廷不願意出戰台中市的因素。

  林佳龍政治戰略不佳

  由於謝長廷缺乏意願,所以在台中市已經經營許久的前行政院新聞局長林佳龍,趁勢在1月底宣佈參選台中市長,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林佳龍的正式參選,等於是民進黨五都人選第一個底定的城市。

  雖然林佳龍搶在所有城市之前讓自己在台中市出線,但他其實也是面臨政治戰略地位的難題。林佳龍曾經一度跟國民黨的胡志強在舊台中市長中交戰,但結果都不敵胡志強,林佳龍反思是敗在地方上的經營不夠,所以這幾年一直沈潛在台中市經營,希望有朝一日能取得戰功。

  林佳龍這種經營地方的想法沒錯,但台中市畢竟是一個大都市,台中市民要的不必然是一個地方型的市長,所以林佳龍把自己沈潛在台中市經營,反而缺乏全台灣的知名度,市民會擔心市長如果沒有在全台灣政治核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可能爭取不到預算,這樣會讓台中市在五都之中繼續被邊緣化,這也是當年胡志強能夠以國民黨的“中央要員”身份,到台中一戰功成的主因。林佳龍把自己放在台中市經營,這些年來雖然在台中市累積一些人脈,但顯然也退出全台灣的政治運作,沒有全台灣主流媒體鎂光燈的照射,林佳龍反而越來越像地方型的政治人物。

  這顯然也是台灣不斷舉行選舉中的弔詭之處,台中市如此,台南市、高雄市又何嘗不是?先說台南市,台南縣市在合併之前,現任的台南市長許添財和台南縣長蘇煥智,他們兩人都有八年的縣、市長執政經歷,但未來合併以後的台南市長選舉,民進黨中央卻沒有從他們兩人身上挑選出一人,反而在眾多的角逐者中中意立委賴清德,這讓許多人以為是因賴清德屬於民進黨的新潮流系,所以是跟新系結盟的黨主席蔡英文私心自用。

  但情況是否如此呢?恐怕不必然。許添財、蘇煥智長年在地方上任職,雖然兩人的政績都受到肯定,但他們只有地方上的知名度,不像賴清德在台北市可以常常上全台灣性的媒體,在缺乏全台灣性媒體的照拂之下,許添財和蘇煥智就比賴清德吃虧了許多,民進黨為求勝選,他們寧願選擇具有全台灣性知名度的賴清德,而不願再次把機會讓給許、蘇兩人。這當然也是蔡英文取巧的以完全民調做為台南市長初選的重要原因。在完全民調的主導下,地方型的政治人物總是會被當成二軍、三軍,反而具有全台灣性知名度者,會被民眾當成是一軍的政治人物,民眾在接到電話訪問時,容易說出一軍的名字,被想像成二軍、三軍的政治人物,當然在民調中也會相對吃虧許多。

  陳菊的驚世操作所為何事

  同樣情形也出現在合併前的高雄縣市,高雄縣長楊秋興雖然有八年縣長的執政經歷,但他不像高雄市長陳菊來自台北,所以楊秋興的政績即使不比陳菊差,但民調總是落居在陳菊之下;楊秋興雖然把這個原因歸咎於他花費許多時間在進行八八水災的救援,但真實的情況還是一軍、二軍的問題;沒有全台灣性主流媒體鎂光燈的照射,楊秋興再怎麼努力,總像是地方型的“政治苦力”,不具有一個大都市領導者應有的架勢,他想要在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中獲勝,顯然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

  反觀現任高雄市長陳菊就不一樣,她清楚要競選直轄市長的“棉角”(台灣話“關鍵”的意思),所以去年她不斷的做出一些驚人的政治大動作,就是要讓全台灣人民都記著她。大家應該對這位“驚世市長”的政治操作記憶猶新,去年5月她在民進黨“反傾中大遊行”剛落幕之時,就隻身前往北京、上海訪問;台灣發生八八水災之後,她不顧大陸的情面,反而邀請達賴喇嘛來台祈福;緊接著又播放疆獨領袖熱比婭的紀錄片……,這些違反政治誠信的操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維持自己在全台灣的知名度,好讓她在競選連任時累積一些籌碼。

  但陳菊的政治操作顯然過頭了,在要不要播放熱比婭的紀錄片時,她自己也慌了,就直接找到呂秀蓮幫她解套。陳菊和呂秀蓮都是美麗島事件中的受難者,情同姐妹,當時呂秀蓮是否訪問大陸被炒得沸沸揚揚,所以陳菊相信呂秀蓮應該有管道和能力幫她解套,最後她做出紀錄片不在高雄電影節中播放,顯然是呂秀蓮的點子。

  說這麼多陳菊的例子,其實是要說明台灣政治人物在不斷選舉中所出現的困境與怪現象。在直轄市長的選舉中,由於選民偏好具有全台灣知名度的政治人物,使得那些缺乏主流媒體關照的政治人物,都要想方設法的擠上全台灣性的主流媒體,讓他們不時要有些“驚世之作”。雖然這些“驚世之作”有時可能是損人,但只要利己,即使被認為那是破壞團結的元兇,他們也會玩得不亦樂乎,陳菊是一個例子,台獨“老頑童”辜寬敏無端砲口出擊又何嘗不是?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3月號,總第147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