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能為民進黨作何改變
由於民進黨在現任主席蘇貞昌的領軍之下,兩岸政策不但沒有趨向民意期待的大開大闔方向走,反而卻出現一股逆流的朝全面反中的方向回溯,這是民進黨在處理兩岸政策最不符合民心的作為。
從2008年蔡英文剛開始接任民進黨主席之時,也是採取全面反中的態度,使得民進黨在人民的支持度上,一直拉不上來,儘管馬政府對台灣經濟仍束手無策,但是人民也不敢寄望民進黨就有辦法搞好台灣經濟,這是2012年蔡英文在挑戰馬英九連任無成的原因,也是蔡英文在敗選感言要說出“只差一哩路”的“名言”。
如今蔡英文選擇重新加入民進黨主席的選戰,很顯然的,她既不相信蘇貞昌的全面反中的路線,也擔心謝長廷過份親中的路線,這是讓她選擇加入戰局的主要因素。
那麼蔡英文決定加入民進黨主席的選舉,她又將走什麼樣的路線,才有可能挽回民心呢?在蔡英文宣布要參選民進黨主席以後,我在台灣的報紙上曾寫了一篇分析蔡英文的路線問題短評,名稱就叫“蔡英文的新中間路線”,我認為蔡英文這次沒有跟謝長廷採取聯盟的作法,而是單獨的跳出來跟蘇貞昌和謝長廷大PK,主要的原因是她必須落實過去她所講的“三段論述”。
這“三段論述”是蔡英文能夠調和深綠和淺綠的關鍵論述,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和”字。這是從她參選2012年的總統大選所喊出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開始,到她在總統大選敗選的演說中所提到的“只差最後一哩路”,最後當然就是她在敗選報告中期望民進黨員能在兩岸多往來,讓民進黨員多了解中國大陸的發展,也讓中國大陸多了解民進黨。蔡英文對大陸態度的轉變,幾乎已經變成蔡英文對大陸的“三段論述”,也是她參選民進黨主席和2016年總統大選對大陸的最重要論述。
所以,把蔡英文的大陸政策看成“和中”的作法,就像2014年1月20日,蔡英文率她的幕僚林全等,這批到中國大陸的訪問團主要成員召開記者會。雖然在記者會上,蔡英文沒有對大陸政策做出有實質意義的回答,不過值得玩味的是在記者會上蔡英文以“對岸”稱呼大陸,而不是以往的“中國”。
對中國大陸來說,蔡英文能夠把以往滿口的“中國”,改稱“對岸”,這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作法,也可以看出蔡英文對大陸的看法,已經不再像以往的充滿“敵意”。所以,語言與稱呼的改變,就符合大陸所稱的不管以前是否從事過台獨,只要現在願意接受兩岸的和平發展,都可以到大陸走走看看。
因此,蔡英文走在蘇貞昌和謝長廷的中間,未來一段時間內,必然會成為民進黨的主流路線,這也是蔡英文不願意過份反中與親中的“新中間路線”,這或許才是她願意再次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最大意義。
七合一選舉的功過
在蔡英文決定出馬競選民進黨主席之後,那2014年底的台灣七合一地方選舉,功過又將怎麼分攤呢?事實上,蘇貞昌已經說得很明白,也就是他現在不會在意誰要出馬競選黨主席,反而是傾全力的打贏台灣在年底七合一地方選舉的這場選戰。
蘇貞昌的話其實是很明白了,也就是年底的這場七合一選舉,輸贏的關鍵應該都是要由蘇貞昌來擔起責任,所以,如果蘇貞昌能贏得黨主席的連任,但是年底的七合一選舉卻輸了,他也必須下台負起責任。因此,年底的七合一選舉才是蘇貞昌是否能直取2016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
反觀,蔡英文若當選黨主席,但年底的七合一選舉卻是失敗了,蔡英文也不必負起這場選戰的責任,蔡英文可以不必下台負責,仍然可以繼續作她的黨主席,這是蔡英文可以在黨主席選舉和七合一選舉兩場選戰中游刃有餘之處。同樣的,謝長廷當然也可以比照蔡英文辦理。
但是,謝長廷在黨主席的選舉中,蔡英文既然站出來了,那麼謝的輸贏又該如何觀察呢?這一方面,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既然把蔡英文和蘇貞昌比喻為“兩個太陽”,那麼謝長廷在這場戰局中,能扮演月亮,而非星星,應該就是他最好的宿命了。
其實,民進黨內有一股充滿怪異的政治迷思,那就是天下是哪一世代打下來的,他們就應該繼續把天下坐到他們的身體無法支撐為止。這種迷思如果比照郝柏村已經95歲了,國民黨如果還是必須由他們支撐,那可以想像國民黨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黨。
同樣的,台聯黨的李登輝也已經活到90來歲了,他還是生龍活虎一條,台聯黨還要靠李登輝支撐,台聯黨又有何希望呢?
這在中國古代封建帝制時期就常有出現,像唐太宗的英明可以創造出“貞觀之治”,但因為他活得太久,一些可以堪稱也夠英明的兒子卻活不到他的年歲,最後只好選擇一個能力普通的李治接班,結果李治接班以後,可能由於腳罹患痛風,無心於政務,最後許多政務都由武則天協助治理,這是導致武則天和李治時期可以共稱“兩個太陽”之因,這我們在討論“民進黨的兩個太陽”那篇文章中,已經有討論過了。
當然,唐太宗挑選李治接班,最後唐朝的天下竟然變成武則天的“武周”,這是在中國的歷史上少見的案例,也就是在盛世時期,家天下竟然可以被偷天換日,如果不是一群忠於李家天下的老臣力挽狂瀾,唐朝恐怕也要像隋朝一樣的短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