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虛擬的網絡社會與真實的社會之間出現連結:“由於網絡所倚靠的是真實世界的科技發展,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掌握科技的菁英,在網絡的虛擬社會中也同時取得了支配的地位。”
例如,在台灣每一個電子布告欄(BBS)站台中,都有相關的限制與規定,而掌握這些規則的人(站長/版主),則擁有比一般成員(鄉民)更多的網絡(或科技)權限或能力。同時,站長與版主通常又都是主機的擁有者或維修者,因此無論是在現實或者是虛擬的社會中,都能處在支配的位置。
這也是為何“網紅直播主”與“粉專”在選舉中會越來越受到政治人物重視之因,這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粉絲的“網際權力”,也制約著他們的粉絲。由於有“網際權力”的存在,他們對受眾的影響力,可能要超越傳統的報紙與電視。這顯然也是民進黨執政者,願意花更多的經費去建構自己的“網軍”之故。
四、台灣統獨板塊的變動性
觀察台灣的“政治消費主義”與“網絡政治”互動行為,對政治圖騰所產生的影響,有必要從台灣的民主化過程檢驗起。
台灣在進行民主化的過程中,李登輝就界定“民主化等同於本土化”。而“本土化”概念的建構,也呈現在二分法的操作中,試圖把它轉化成一種意識形態的認同。例如,本土化被化約成“獨派=本省人=反殖民(反中)=反一國兩制=民主=台灣第一=愛台灣”;而“非本土化”就等同於“統派=外省人=外來的=殖民(認同中國)=支持一國兩制=反民主=出賣台灣利益=賣台”。
這兩種概念的對立性,被建構成無法相容的權力主體,所以選擇一邊,就會負面化另一邊。但是這種意識形態權力的建構,並沒有促成台灣更獨,衹是消耗了部分傳統支持統一價值的群眾認同心理。雖然如此,也因為統獨之爭,讓更多人排斥急統或極獨,也使得雙方的政治板塊,一直處於政治光譜最兩端的位置,誰也無法取得最多數。
這顯然也是台灣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以李登輝為首掌握國家機器的國民黨“主流派”,結合民進黨操控“新社會運動”的力量所推動有關。
掌握國家機器的國民黨並不想放棄原有的權力,所以還是要堅持“統一”(國統會、國統綱領為指標)的立場,以及統一所代表的“九二共識”。而民進黨想要躍身為執政黨,就必須選擇自己的政治圖騰與社會權力結合,才能有機會壯大自己。
但是,為了快速達到執政的目的,民進黨在1999年所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輕易地讓渡了“台獨”的立場,並接受了“中華民國”為“國名”的訴求。這一讓步,民進黨達成了執政的目的,卻不可能再收回權力,甚至也無法轉向完全否定“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地位。
這也是為何雖然經歷了兩次的政黨輪替,但是蔡英文也衹能走到“中華民國台灣”,即使把“中華民國”從護照和華航的班機標誌上變小,就是不敢完全變無。
既然“中華民國”與“台獨”兩邊市場不能有獨佔性,所以儘管“政治消費主義”與“網絡政治”不斷地操作,最終還是無法讓政治消費者做出完全的選擇。這也是在藍營的政治場域,雖然飄揚著國旗和國旗裝,但是“中華民國”就是無法完全取代“台獨”,反之亦然。
這方面,如果從長期民調的數字觀察,更可理解其中的變化,過去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曾試著以量化方式,畫出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的認同趨勢。“我是台灣人”跟“我是中國人”的認同,在1995年時形成交叉,“我是台灣人”認同傾向,首次超過“我是中國人”。而在2007年時,“我是台灣人”與“我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認同傾向又首次交叉。
而後,“我是台灣人”認同傾向逐年上升,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為一個頂峰,2015年後“我是台灣人”大體維持在55%左右。原先高於台灣人認同的“中國人認同”,1997年後逐年下降,目前皆維持在5%以下。
這個以“台灣人的單一認同”已超越“台灣人/中國人”的雙重認同,或許有助於打造台灣的單一國族認同,卻不必然指涉出“台獨建立國家”這個選項。原因在於,國族認同是一種人們心中的“終極價值觀”(consummatory value),既然是價值觀,本質上即為情緒性跟爭議性的,很容易讓人在討論重要政策之時,變得激動之外,議題、討論內容隨之失焦,更遑論“工具性”的討論,核心價值觀沒有確立,焉能聚焦?
而這個“終極價值觀”不必然涉及獨立建國與否,若以台灣而言,它可能是討論國家現況何去何從,也可能是如何擘劃對中國的經貿政策等,且這種價值觀必須是幾乎接近“共識”,至少是“大部分人儘管不喜歡,但還能接受的價值觀”。
但是,民眾要做出政治選擇必然是困難與陣痛的,所以“不做選擇”變成是大家不想很快去面對難題的最佳選擇,套一句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所用的“逃避自由”概念,“逃避選擇”反而是台灣在當前過多的“政治消費主義”與“網絡政治”疲勞轟炸下最好的選擇應對策略。
所以,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過去支持“維持現狀”者總計有57.5%,高於傾向獨立的25.7%與傾向統一的10.4%。這項調查結果顯示,“獨立”並非是台灣目前的共識,“維持現狀”才是。要注意的是,此處提及的獨立,主要是意指“破除中華民國或說現狀框架,建立一個新的、形式上的政治實體,也是一般人所認知的台獨”。
另外,根據台灣民主基金會於2018年所做的一份民調,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導致中國武力攻台的話,會有55.0%的民眾願意,或非常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35.9%的民眾不願意。但是,如果中國為了統一而對台灣使用武力的話,則有將近七成(67.7%)民眾願意,或非常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39歲以下年輕人的自我防衛的決心更高,甚至突破70%。
不過,若是把問題換個方式,改成“請問您認為台灣人願不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認為不願意者有44.9%,認為願意者有41.8%。儘管根據民調結果,有67.7%的人表示願意為了在中國“武統”的情況下,為台灣而戰,但卻對於其他人願意與否較無信心,而大多數人心知肚明“獨立導致戰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若是因為台獨而引起中國武統,願意一戰者又更少。證明台灣人在思考獨立與否時,更傾向於考量成本的理性思考,獨立若是在沒有戰爭的前提下,才會是“最優先”的選項。
至於到2020年的情況,由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所發表的民調,到10月24日為止,雖然外有中國頻繁的軍事演習和軍機擾台,但是願意選擇與中國“和平相處”的民眾,仍然高達90.4%。而選擇願意跟中國大陸繼續“對抗衝撞”衹有2.6%。更有意義的現象是,願意支持民進黨“宣佈獨立”者,衹佔13.6%,遠低於“與中國大陸修復關係”的23.8%。
也難怪這份民調做出來以後,雖然民進黨看到願意為台灣而戰的比率高達6、7成,而感到相當滿意。但是看到支持台獨者卻如此之低,跟年初總統大選中蔡英文贏得的817萬張選票不成比例,讓民進黨對未來的發展,也感到不安,這也讓蔡英文不得不喊出“沒有永遠不離開的支持者”,讓執政者都要有所警惕。
五、為何台獨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
從以上政大選研中心、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的調查可以發現,“逃避選擇”確實是台灣民眾在選擇困境中最佳的選擇策略,這也是“維持現狀”一直會佔有大多數的原因。純粹支持“中華民國”和純粹支持“台獨”,都不是台灣政治市場的主流價值。
所以,不管藍、綠,衹要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中華民國或台獨),再透過“政治消費主義”的操作,必然會把有“選擇困難症”的選民拉向自己的一邊,而策略上當然清楚地標明“我這家店”賣什麼肉?對方又是賣什麼肉?則是最好的策略。
而這個“肉”要找到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者。例如,過去民進黨堅持“廢核四”,要把台灣建構成一個“非核家園”。如今,國民黨訴求堅持不要“萊豬牛”,要建立一個安全的台灣,不僅在戰略上選擇以往民進黨善於利用“新社會運動”走上街頭,這次國民黨人也願意放下身段,選擇做一個配角,配合工運團體的“秋鬥”,跟著到街頭反“萊豬牛”。
更明顯的是,國民黨團終於敢在立法院潑灑豬的“雜碎”,開始學做反對黨,把以往民進黨在立法院中的抗爭策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就是一種“進步策略”,反之也是一種“不讓步策略”。“讓步策略”是強者所為,“不讓步策略”卻是弱勢者的策略,這也是在“政治消費主義”中對“選擇困難症”的民眾最佳的示範效果,群眾喜歡看熱鬧,民眾也喜歡“錦上添花”,弱勢者變強,民意的支持度當然就會變強。
這點可以看出,民進黨執政一直有事沒事就挑釁中國大陸,就是要讓自己變強,絕不讓台灣人民看到自己在中國的“文攻武嚇”下變弱。同理可證,國民黨想要重新再起,“師夷之長以制夷”絕對是當前最佳的選擇策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月號,總第27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