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亞中:無兩岸共識豈有兩岸和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6 09:00:32  


張亞中:兩岸關係就像兩個人跳探戈一樣,不是一方說了算,沒有兩岸共識,只有台灣共識,能夠達到兩岸和平發展嗎?
  中評社台北3月16日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今天在旺報撰文,分析蔡英文和蘇貞昌的兩岸關係定位。文章內容如下。 
   
  在論及兩岸定位時,民進黨內部基本上有兩種主流觀點。一是將兩岸視為“敵我關係”,一是為“異己關係”。兩者在本質上均同,均視兩岸為“一邊一國”,站在兩岸的“憲法”來說,都是屬於“分離主義”。 

  兩者對大陸的態度略有不同,前者視大陸為要併吞台灣的敵人,後者視大陸為可能完全控制台灣的對手。兩者表達場合與方式亦有不同,前者多為台獨基本教義派,或而利用草根人物抗議示威,或而利用媒體電台造謠鼓吹;後者則多為務實台獨主義者,以似是而非的觀點,在已經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教育基礎上,透過選舉等政治社會化的過程,讓人民逐漸接受兩岸為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民進黨的天王們基本上屬於後者。 

  蔡要和平 又要分離 

  蔡英文提出了“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看法。她認為,所謂“不同”是指:“台灣和中國彼此不同,在歷史記憶、信仰價值、政治制度和社會認同都不一樣”;所謂“同”是指:“台灣與中國,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掌握發展的契機”。 

  蔡英文這段被外界做“不知所云”的解讀,其實有著非常明確的意涵,再次清晰地表達出她的兩岸關係思想。這8個字基本上是把兩岸關係定義在“一邊一國”的“異己關係”。蔡英文所說的“不同”是指“兩岸認同”的不同,是“兩岸定位”的表述,所說的“求同”是指“追求兩岸和平發展”的同,是發展方式的看法,不涉及兩岸定位的未來走向。這樣的“和而求同”的表述方式其實是沒有意義的,說的是虛話,難道民進黨要“不求和平發展”? 

  由於蔡英文同時批評國民黨是“和而求統”,因此,等於直接地告訴北京,她的“和而求同”最多只是“和平發展”,不會接受“和而求統”,也不會接受“一個中國”。在兩岸定位上,蔡英文等於明確地表達她的立場:“和而不同”是指“和而不統”、“和而不一中”;“和而求同”是指“和而容獨”或“和而求永遠維持現狀”。 

  問題來了,這樣的兩岸定位能夠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嗎?當民進黨的“不同”是指“不統”、“沒有一中”,“求同”是指“容獨”或“永遠維持現狀”時,兩岸可能有長久的“和”嗎?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說,蔡英文的兩岸關係論述,不僅沒有改變她以往的立場,也完全繼承了民進黨的思路。 

  蘇藉殼上市的分離主義 

  蘇貞昌所提出的“台灣共識”說。這個完全相同於《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版本,指“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國號”依《“憲法”》名稱為“中華民國”。這種藉“中華民國”這個殼上市的主張可以稱之為“隱性台獨”,以有別於“台獨建國”的“顯性台獨”,是民進黨為了要爭取2000年大選,在1999年的產物。陳水扁在2002年時,清楚地將其定義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與“顯性台獨”要求主動公投正名制憲不同,要改變這個“已經獨立現狀”,必須經過台灣2300萬人公投才能決定。 

  蘇貞昌也提出“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的看法,為了“生存”所以不能宣布台獨,只好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號”,自己認為已經獨立就可以了,至於“民主”,在蘇貞昌的論述中就是“公投”。 

  蔡英文與蘇貞昌兩個人,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只是表達方式不同,差別在於蔡英文沒有明白的說出“不統”、“已獨”或“求獨”。蘇貞昌則是明確地以《台灣前途決議文》表明立場。 

  他們兩個都隱藏而不敢告訴人民的是,兩岸關係就像兩個人跳探戈一樣,不是一方說了算,沒有兩岸共識,只有台灣共識,能夠達到兩岸和平發展嗎?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