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兩岸掛燈搭橋:賀《中國評論》十五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3-08 00:43:55


2012年12月,中國評論協辦“台北會談”,探討如何“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
 
  我日後逐漸瞭解,偉峰兄等一群人當年是帶著汪道涵先生的期許來到香港。汪老生前交待他們這些拓荒者要以“擺事實、講道理、明是非、求共識”做為創辦刊物的原則,我必須要說,《中國評論》不僅做到了上述十二個字,他們更把汪老期盼中國未來由兩岸“共同締造”的夢想,試著透過媒體實現。“兩岸統合”是“共同締造”的一種類型,偉峰兄對於任何有助於兩岸“共同締造”未來的論述與主張都是毫不保留的介紹與推廣。這是偉峰兄可愛與可敬之處,他忠於自己的承諾、忠於自己的信念。

  《統合方略》出版以後,我看到馬英九在其任內似乎已經無法改變兩岸認同逐漸疏離的事實,決定要透過《中國評論》繼續呼籲兩岸菁英重視這個問題,在2010年11月號的《中國評論》,以〈現有史觀問題的探索〉一文開啟了新的一系列寫作。

  同一個時期,兩岸統合學會做了一個莊嚴的決定,就是拍攝一部從百年歷史回顧,有助於我們下一代能夠認識到兩岸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紀錄片。這部《百年中國:迷悟之間》六集紀錄片,訪問了近五十位兩岸重要的學者專家。由於郭偉峰社長對歷史文化的深刻瞭解、對民族認同的充分關懷,他是我們在香港地區的唯一受訪者。

  我還記著2011年3月的一個上午,我與拍攝團隊親自去香港中評社的辦公室訪問偉峰兄,他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訪問中,真情地表達出他對於兩岸關係的期待,他的期待也是中評社的期待,他的觀點也正是我們拍攝紀錄片想要表達的訴求。

  當時偉峰兄是這麼說的:“2008年胡錦濤主席重點提出一個概念。就是兩岸是個命運共同體,也是一個共同家園。這個共同體跟共同家園必須是兩岸共同來開創,成果由兩岸人民來共享。胡主席講得很清楚,國家形式是不排除有新的創造的這個可能,同時兩岸的制度是可以融合的,兩岸人民來一起開創啊!統一是過程,那什麼才是終極的目標?兩岸共同締造的不是一個國號,……我覺得共同締造的精神是超越統一,達到整個民族復興的中華民族復興,用30年、50年、100年這樣的過程,達到這麼樣的一個結果,已經不是兩岸雙贏,是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雙贏、大贏”。這一段談話,充分地反映了中評社的歷史期許,他們不是用狹隘的觀點看統獨問題,而是站在中華民族的復興上來看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這不就是兩岸應該有的認識,應該有的選擇嗎?

  在兩岸應該共同締造未來,目標是中華民族的復興這一點核心認識上,我與偉峰兄、兩岸統合學會與中評社的立場是一致的。我常常與兩岸統合學會的朋友提及,在推動兩岸統合的路上,能夠有中評社這樣的知己,是多麼難得與幸運的事。

  事實的確如此,中評社對於我們的支持從不匱乏,不只是刊登兩岸統合學會學者的文章、報導學會在各地的有關活動、各大學兩岸統合研究中心的成立、《百年中國:迷悟之間》在台灣各地的放映情形,郭偉峰社長與祥喜兄還親自出席兩岸統合學會所舉辦的各項重要兩岸會談,包括2010年4月在日本的“本栖會談”,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亞雪梨(悉尼)的“南天會談”,以及2012年12月的“台北會談”。於公來說,中評社既是參與者,又是報導者,更重要的,是見證者,見證着兩岸的知識菁英,如何在兩岸發展的道路上探索。於私來說,有情有意,這份情意就是“挺”,是所有實際工作者所企盼以求的支持。

  上個月,祥喜特別將中評社為“台北會談”所製作的《台北會談:中評社新聞評論專輯》送給我,這份情意令人感動。該專輯收錄了“台北會談”期間,中評社有關的七十多篇報導與評論,以精裝本裝訂,總共約250多頁。這不僅是對主辦會議單位的情意,讓我們覺得並不孤單,更是對所有參與者的敬意,將他們不同的聲音均留下記錄。這本會議專輯同時也是對這次會議的高度肯定。以專輯來記錄一些學者所主辦的歷史性會談,放眼全球華人媒體,也只有中評社有這樣的氣度與胸懷。

  2012年中,將在2010年底到2012年初陸續在《中國評論》發表的十一篇文章再集結,以《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為書名出版時,我再請偉峰兄作序,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對中評社的感謝,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偉峰兄的祝福。還有一個理由,也是最重要的,在一條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如果能夠與志同道合者共同留下些足跡,是多麼令人歡喜的事。

  中評社的存在也讓兩岸統合學會在網站設置與管理上產生了怠惰。我常在想,有了中評社這樣的及時、完備的報導,兩岸統合學會還需要所謂的“官網”嗎?兩岸統合學會早已經將中評社視為我們的園地,已有滄海,又何需拘泥於自己是否擁有一池呢?

  我必須還要感謝中評社的一些朋友,他們對兩岸統合學會的支持是令人難忘的。我還記得每次將文章稿件傳至中評社,周總編輯建閩兄總是會適時的用郵件給予肯定與打氣,《中國評論》能夠順利成功地走過十五年,他的辛苦與付出是有目共睹的。中評社在台灣的負責人俞雨霖及林淑玲更是多年的好友,兩岸統合學會每次在台灣辦活動時,他們總是最及時並做出最完整的報導。有時我會想,如果這些年來,兩岸沒有這些熱忱的新聞從業人員,兩岸的隔閡與誤解會有多大,沒有他們,兩岸統合學會能有甚麼樣的進展?

  期許中評社任重道遠

  以上只是我個人及兩岸統合學會與中評社之間的故事。台灣的一些朋友有時不禁感慨,為何台灣沒有一個媒體能夠像中評社一樣的深入台灣耕耘、在華人社會建立起它的公信力與權威性?不分藍綠的報導及文章凸顯了中評社的客觀,多次由郭社長帶隊在台灣各地的“走親”,將台灣各地的民情以專題方式一一呈現,反應出了中評社在台灣的深入耕耘。在思想激盪方面,迄今已舉辦超過二百多次的“思想者論壇”,顯示出了中評社的用心。“思想者論壇”將各式各樣多元的問題,透過在每一領域頂尖的學者專家,使讀者,甚而是從政者、決策者均可以逐字完整地瞭解問題為何產生、如何發展,以及如何解決的思路。

  全面客觀的報導、深入民間的採訪、菁英思想的交流,這是中評社為兩岸做的紮紮實實的工作。中評社已非一般的媒體工作者,它們有時更像是一個智庫,有時又像是監督者。它們從報導中發掘甚麼是應該被倡導的思想,從採訪中反應出哪些政策應該改進,從不同的觀點中呈現哪一條才應該是選擇的道路。

  《中國評論》十五年了,我相信,沒有理想是不可能鍥而不捨地走下去,沒有做到中正平和,也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這幾年間,有太多的朋友說,中評網是他們每天必看的資訊網路,還有不少人將其設定為網路的首頁,這份榮耀得來不易,中評社的朋友應該值得驕傲了。

  十五年不算長,但是也不算短。我自己就常常在想,還有幾年能夠為兩岸關係貢獻?每當沉思之餘,看到中評社的網站,我就會想,即使我以後從兩岸關係的研究中凋零,還好有中評社,它會繼續走下去的。個人的生命有限,但是組織的生命可以無盡,中評社那一群有理想、有熱情的人,會持續點燈,盡力搭橋,他們會找到另一群有同樣理想的人,一起持續走下去的!

  “作兩岸媒介,滴水穿石,將綰同心除隔膜;成和平使者,振聾發聵,終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兩岸統合學會對《中國評論》十五年與新成立中評智庫基金會的祝賀與期許。我自己也以一個讀者的身分,以及代表兩岸統合學會,向辛勤耕耘十五年的《中國評論》表示感謝,也期許繼續掛燈搭橋,破除我執的迷障,深化知識的連結,讓全球有志者一起為“共同締造”兩岸的前景而努力。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3月號,總第18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