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可能並不瞭解“宣示”這個詞的內涵與重要性,它代表的是一種莊嚴的承諾。或許在現實的情形下,我們無法做得到,但是並不表示就應該放棄。例如,我政府目前的確在“民有民治民享”上做的不足,但不妨害我們要追求此一目標的宣示;我政府目前的治權範圍的確不及於大陸,甚而連釣魚台列嶼、南海諸島均無法保護,但不表示我們就已經放棄了對這些地區的主權宣示。從憲法的精神來看,如果我們要修憲改變立國精神,那已不能叫修憲,而是“革命”;如果沒有經過法律程式就更改現在的主權宣示範圍,那就是“分離主義”的行徑。
在北京的眼中,兩岸還在內戰狀態,北京並不在意中華民國憲法中有關“立國精神宣示”與“憲政治權”,而是憲法中有關“主權宣示”的部分,因為這是涉及統獨問題。如果有政黨主張主權的宣示只在台澎金馬,用北京的話來說,那就是違反了“兩岸同屬一中”,也就是“任何形式的台獨”。王毅在美國的“憲法說”,其意在此。
早期,台灣以為“中華民國”是確保台灣的金字招牌,不可更改。如今民進黨已經不僅是借殼上市,而是登堂入室時,人們又警覺到不是“中華民國”,而是“中華民國憲法”才是確保台灣的法典。但是,真正能夠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其實是中華民國憲法有關主權宣示範圍為固有領土的第四條。如果民進黨不放棄其“台灣主權獨立於中國大陸”的立場,蔡英文即使引用“憲法說”,也是沒有意義的。
“九二共識”四個字只是名相,內涵才重要。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兩岸主權宣示是什麼樣的關係?”一是“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蔡英文不必再執著於“憲政說”、“維持現狀說”或“憲法說”,只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可以了。
不認同中國人,可解蔡英文的難?
“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一個原本不應該存在的問題,卻讓台灣陷入20多年的認同困境,影響到台灣的社會團結與競爭力。如今,特別是在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它極有可能成為兩岸關係衝突的火藥庫。
任何衝突都不會只有單一的原因,實質性的因素包括領土主權爭端、政權控制與經濟衝突,理念性的因素則是種族、宗教與意識形態,而後者均涉及自我的身分認同。任何一個衝突如果夾雜了身分認同,這個衝突就難以化解。即將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如果再不認真修正,兩岸有可能會陷入最難處理的身分認同衝突問題。
經歷了約20年的“去中國化”的教育、文化、政治操作,2015年6月政治大學的民意調查顯示,認同自己只是台灣人的比例已經約有六成,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只有三成多,單單只有中國人認同的不到4%。而根據今(2016)年3月中旬《聯合報》最新民調,“國族認同”方面,自認是“台灣人”的比率來到73%,創調查以來的新高;自覺是“中國人”的比率為11%;另有10%受訪者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更嚴重的是,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原因,不是陌生,而是帶有負面的情緒。如果說,“統一”在台灣已經被妖魔化,這些年來,“中國人”也已經成為“政治不正確”的身分認同。
台灣如果是個已經獨立的國家,這樣的認同自然是內部矛盾而已,或者台灣目前的地理位置在美國的夏威夷附近,也不會有外部問題。但是當與台灣僅隔著百里的大陸,全民幾乎一致認為“台灣人應該就是中國人”,而在台灣“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認同卻超過六成時,難以想像兩岸互信如何建立?一旦衝突會發生甚麼樣的結果?
台灣人原本只是一個地域性的身分認同,但是在李登輝與民進黨追求台獨的政治訴求下,“台灣人”變成一種國族的身分認同象徵。為了遂行其政治目的,政客們把“台灣人”從“中國人”抽離並放在對立面,並將“中國人”塑造成一個不文明且打壓“台灣人”的他群。如果“台獨”尚有成功的機會,李登輝與若干泛綠人士或有機會被視為“台灣人”的民族英雄。但如果愚昧地以為台獨可行,或明知台獨無法做到,而且會給台灣帶來災難時,卻仍然製造“去中國化”的身分認同,這些人就是不負責任與不道德的政客了。
政治人物有不少是不誠實的,且往往誇大不實。他們告訴民眾,教育年輕人,台灣與中國無關,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以爭取選票。一些不明究理的人,天真地將中華民國護照外面貼上台灣國貼紙,結果是被拒絕入境,遣送回國。這時候看不到任何一個政治人物會譴責當事國,始作俑者也沒有任何的愧疚。
中國與中華民國政府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個不同的概念。1912年到1949年,中華民國就是中國,中華民國的國民當然是中國人。1949年以後,中國的土地上有兩個分治政府,它們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人民當然還是中國人,差別僅在於一方受中華民國政府管轄,一方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台灣人在台灣,如同上海人在大陸,都只是個地域性的身分名稱而已。如果台灣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台灣人當然就不再屬於中國人,而只能算是華人,但是只要中華民國的憲法仍然有效,台灣人就是中國人。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雖然多元,但是其核心仍是中華文化。泛綠政黨這些年的策略是以揚舉多元文化來壓抑中華文化,以凸顯日本殖民貢獻來貶低中華文明。泛綠政黨應該認識到歷史與文化的“去中國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會讓台灣在與大陸在競爭時,失去最可貴的文化資產。一時選舉的勝利並不代表“去中國化”就成功了,中華文化的力量是不容易如此被推倒的。
台灣只是一個小島,沒有本錢自我切割社會的集體認同。“我是台灣人”當然是台灣社會的集體身分認同,但是當對中國人的認同愈少愈負面時,也會快速失去同為中國人的13億人民的關心與支持。當民進黨在竊喜“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率攀升時,他們沒有想到,兩岸衝突可能性的曲線也在上升。
蔡英文正在為如何因應“九二共識”而煩惱。我們希望她察覺到,台灣更大的隱憂是“去中國化”的列車正在一些得意於勝選的人士趨使下快速前進。目前的情勢看來,正在享受勝利喜悅的泛綠人士不會在“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政策鬆手,果真如此,將是兩岸的悲劇。希望即將上任的蔡英文能夠勇敢地勸阻泛綠人士“去中國化”的操作,依照憲法精神接受“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如此才能為台灣避免災難,找回兩岸的生機。
向美日靠攏,可解蔡英文的難?
馬英九政府時期的“親美、友日、和中”策略,一般人均將其解釋為台灣在中間的對外三角關係。在這樣的圖象認知裡,台灣誰也不要得罪,維持與三邊友好的關係是確保台灣利益的最佳策略。馬英九似乎也如此的認知,並以“親、友、和”三個概念表達出台灣“聯繫性關係”的不等邊關係。在這樣的思維下,涉及台灣安全經濟利益的美國放在首位,為最近一邊;與台灣仍沒有結束內戰狀態但有經濟利益的大陸放在最後,是最遠一邊;與台灣有微妙政經關係的日本則居於中間位置。
馬英九政府這八年來的“親美、友日、和中”策略可以成功運作,其因素其實並非三邊的不等邊聯繫政策,而是依靠三者間穩定的“結構性關係”。簡單地說,“親美、友日、和中”並不是以台灣為中心的三邊概念,而是以“和中”為底,上層為“親美”,最上層為“友日”的金字塔形結構。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和中”,結構將不穩,“親美”與“友日”將會充滿不確定的變數,輕則搖晃,重則倒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