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兩岸關係如何面對未來
兩岸關係有歷史因素,有現實因素,也有國際因素,從而變得十分複雜。未來如何辦?頭緒太多了,千言萬語難說清,筆者在這裡只想概括的指出“一綱五目”四個字,以供兩岸學者探討參考。
所謂“一綱”,就是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整個中國的近現代史告訴我們:“貧窮就會受欺,落後就要挨打”。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應該是包括兩岸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最大公約數。應該團結起來,在“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綱舉目張”。只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綱”,這個最大的“同“,明白了,確立了,其他的“目”,包括“異”,就都辦好了,就都完全可以通過協商求得合情合理的解決。
所謂“五目”,就是指國旗、國號、國歌、國際空間、國家體制等。在“綱舉”之後,就會“目張”,就都有了解決的基礎。例如:“國號”,不過是一個政治符號,把“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起來,統叫“中國”,未嘗不可啊;“國際空間”,在統一的國家主權之下,即使在“聯合國”,如能爭取到兩個以上席位,豈不是更好?其他如“國旗”、“國歌”、“國家制度”等,都是第二位的,是技術性問題,一定可以求得很好的解決。
在落實“一綱五目”中,一定會有大量的“溝通”工作要做。最重要的是思想溝通,這是各項溝通工作中第一重要的基礎性溝通。思想不通,百事難通,什麼都不好辦;思想通了,一通百通,什麼事都好辦。兩岸之間有三個重要政黨,即共產黨、國民黨、民進黨。國、共之間要溝通,民、共之間要溝通,國、民之間也要溝通。一百多年來,在兩岸之間,在台灣內部,既存在“中國結”,也存在“台灣結”,互不了解和理解,互相埋怨和敵視,所有這方面的思想疙瘩都應解開。團結就是生命,兩岸之間,政黨之間,民族之間,都應該實現大交流、大和解、大團結、大合作,從而實現大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