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英熟悉港台事務,未來港台關係將更上層樓。 |
中評社╱題:新環境下的港台關係新突破 作者:劉廼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兩岸未來四年難有突破 香港卻有用場
在美國高調重返亞洲之際,馬英九5月20日於低民望的環境中就職連任時作的演講,異常保守低調,充滿無奈。在兩岸關係方面,按道理是馬英九過去四年政績的最大亮點,很多人期待他連任之後會開啟兩岸和平談判,他卻表示:“沒有迫切性與中國大陸討論和平協議”。據此,論者普遍認為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充其量只可能“穩健發展”,難有突破。
在兩岸關係當中,香港向來都是一度重要的橋樑,但自回歸以來,反而失去了這一角色。在陳水扁時代,兩岸關係緊張,香港起不了作用;到馬英九當政,兩岸直接溝通聯絡,香港被繞過了。但是在未來四年馬英九一方面死守“三不”,但同時也需要與大陸加強經濟聯繫的情況下,政治議題需要表面上漫不經意地放在一旁,“一國兩制”的香港這特殊平台,反而大派用場。
自1949年以來,於國共鬥爭,兩岸分治的背景之下,港台關係,特別是經濟和文化的交往在夾縫中從未間斷,人脈關係千絲萬縷,兩地民航飛機直航之後,對香港機場的沖擊遠未如預測那麼大。但是一到政治掛帥,香港總是被擱在一旁,即便是過去的四年兩岸關係長足發展,亦是如此。大陸四大銀行入台,不經香港,連北京在港的視窗公司京泰集團,雖云在香港上市,去年年底直接在台灣成立京泰發展有限公司,也不經過香港。究其原因,台灣和大陸都認為所有事情直來直去最好,經過香港好像有損體面,降了格似的。
而香港自己也不大熱心,仲介角色對香港沒有明顯的好處,官員們暗底裡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在“小政府,大社會”的不作為思想主導之下,香港也不主動跟台灣拉近關係。上屆馬英九當選之後,於2010年4月初,台港分別成立“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和“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作為官方洽談機構。2011年7月15日起,“中華旅行社”改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而香港剛於5月15日在台灣設立“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總算順應了潮流。
但是根據文初的判斷,兩岸關係將於未來4年停滯不前,大陸方面當然希望能有所突破,而台灣當局要對島內和大陸交代,唯一的切入點看來只有在港台關係之上多做幾件事情。對台灣來說,“錢7條”事實上十分寬鬆,港台關係不管怎樣拉近,都不涉政治,而大陸對此也只會樂見其成。而香港在新特首梁振英的領導之下,首先會更有作為,其次他對台灣也比較熟悉和具善意,早在四年前就主張香港應積極創造港台交流機會。
梁振英熟稔港台事務
對此,台灣學者有一定的期盼,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認為,相較於出身企業的前特首董建華與出身公務員的曾蔭權,梁振英的政治判斷應該比較靈敏,也比較有政治擔當,善於觀察兩岸關係的風向;如果兩岸關係持續和緩,未來的台港關係可望就既有基礎進一步強化。①
在去年6月30日,我邀請了梁振英造訪中評社香港總部,與中評社青年記者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對話。對話中談到港台交流事務,有到目前為止最系統的闡述。
梁振英指出,過去由於歷史原因,港英政府也好,特區政府也好,都與台灣方面的來往較少。他認為,港台交流,首先是認識的問題,我們香港要怎樣提高對台灣地區的認識,這是很重要的。現在香港社會對台灣地區的認知還是比較淺的,不提高認知的話,就無法制定後續的發展政策。香港媒體對有關台灣的事情的報道較少,分析就更加少,一些相對嚴肅的政策研究和學術研究也很少。但台灣方面就對香港的研究較深入,例如在台北的誠品書店裡,有專門的櫃位出售與香港有關的書籍,當地也有專門的研究中心研究香港問題,但香港就缺乏研究台灣問題的機構,這方面尚需提高。另外,台灣的官員對香港的認識比香港官員對台灣的認識為強,台灣官員訪港的次數和密度都比香港官員訪台的數量多,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善的地方。他表示,香港和台灣的互動很多,可以通過交流相互學習。在文化方面、政府工作方面,包括在台灣水災之後,他在拜會當時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先生時也有提及,香港在處理風災、雨災方面有不少經驗,由1972年的6.18風災開始近四十年,香港在有效處理風災、雨災方面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港台之間在很多的方面都可進行交流和溝通,雙方可以通過交流相互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