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錦樑:政府與政黨 親歷大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0:26:26


蘇錦樑局長接受本刊專訪
  中評社╱題:“蘇錦樑:政府與政黨 親歷大不同” 作者:劉迺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蘇錦樑先生於2011年6月28日獲委任為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新任局長。由於他曾任香港最大政團民建聯的副主席,並在2008年6月1日通過委任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擔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此次升遷就更加引人關注。日前,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代表本刊對蘇錦樑局長進行了專訪。

  政黨和政府人士處理問題頗有不同

  劉迺強:您個人的經歷很特殊,從政黨出來做到特區政府的局長,在政府之外和政府之內,你自己覺得有什麽不同的感受呢?

  蘇錦樑:從私人的身份來看,在政黨裡面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搶先講出議題,如果這個議題已經被其他人說過,自己就會處於劣勢,所以一定要“快”,想的事情要“新”。在香港當前的政治環境下,一個政黨提出議題所導致的不良政治後果,未必需要該政黨自己去承擔。一些東西講出來可能很好聽,所以就要很快地講出來,就是議題一定要新要快。

  而從政府的角度說,就正好相反。政府將一個政策推出來,一定要非常穩健,要從多方面的角度考慮。政府官員必須想清楚,到底一個政策或者議題是不是可行;比如一個政策的很多步,是不是全部都想到位了。

  政黨往往是先走出第一步,然後再想第二步;政府則要想好了所有的事情才行動,所以相對而言會更加仔細些。政府會把每一個方案的每一步都想清楚、想透徹,把每一個方案的利弊都考慮到,讓市民起碼知道可能會發生怎樣的後果。當然,市民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這就是諮詢上需要看到的事情。

  雖然政府看上去決策很慢,其實實施的速度可能很快。只是因為政府要把方案想透徹、想清楚,才會說出來,就顯得比較慢。而政黨會把設想搶先說出來,但是是否可以實施,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論證。政黨和政府,最大的分別就在這裡。

  委任“外人”入政府會不會改變香港政治文化

  劉迺強:如果你以後離開政府重新回到政黨之中,會不會改變你對政府的看法,對政府的不滿會不會壓低自己的聲音?

  蘇錦樑:其實我沒有怎麼想過8個月之後的事情,我只想盡力把這8個月的工作做好。

  劉迺強:多引進“外人”加入香港政府的運作,將來會不會改變香港的政治文化呢?

  蘇錦樑:我個人來看,外面引入的人才第一可以能夠幫到政府有效施政,第二,從不同的階層、不同的背景引入這些有政黨或者沒政黨背景的人,可以訓練從政的人士。就比如梁卓偉,他於1999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及社會醫學教授,2008年起出任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現在是特首辦主任,他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這也反映了政府需要這樣的人才,讓他們來政府發揮自己的才華。

  另外,政黨也可以通過這種制度安排,更瞭解政府的運作,例如每年政府在撥款上有怎樣的預算(budget),怎樣在多個層次中討論,怎樣在局與局之間調配資源,怎樣平衡施政的各個方面。政府中的資源調配是一門專門的工作,在政黨之中並不能看到這樣的事情。沒有一個政府有無限資源,一個政策的擬定和推行都需要仔細的分工,政黨就沒有這一方面的顧慮。另外,政策擬定的時候要考慮各派不同的意見,政府在這方面有較多的資源,有更多的專家可以為其服務,這些經驗我覺得可以提供給政黨。

  政制發展很難一步到位

  劉迺強:你剛進入政府的時候,社會有很大的爭議,現在回頭來看這條路,你覺得怎樣發展可以更加完美些呢?

  蘇錦樑:當有一個計劃制定出來,或者擬定一個制度,你有你的看法,而當你和市民溝通的時候,也會發現他們有自己的期望與想法。雖然市民的期望並不是法律要求,但他們的訴求會對未來委任的官員有一定的影響。

  其實很多不同的國家或者地方,政制的發展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要經過幾個世紀發展,可以看到每個國家因應自己的情況,然後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發展。現在香港在這一方面才剛剛開始,可容許此一互動形式進一步發展。長遠來說,市民對問責制度的一些訴求會否成為不明文的規則,仍未知道,將來很難說。這就產生很多常規(convention),這不是法律,而是不明文的規則。香港暫時還沒有很多這些東西,但convention會不會成為一個規則呢?我不知道。市民可能因為時間的過去或者其他的看法而有所改變。未來很難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