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廼強 |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作者 劉廼強)梁振英當上了特首之後,新政之一是不斷集體發出電郵,發放政府的訊息。從好的方面看,這是特區政府與時並進,趕上了網絡時代的表現。最起碼,社會中成千上萬的意見領袖,可以於第一時間,直接收到完整和未經刪節或扭曲了的政府資訊,及時消除了許多誤解和疑慮,這新政值得表揚。
但是全世界的政府從來都是保守落伍的,當然沒有可能追得上日新月異的網絡文化。在網絡中,每個人都是新聞創造者和發放者,通過網絡,訊息如病毒般四面漫延,並頻繁雙向互動;而特區政府到今天依然是循着平面媒體的一級單向發放模式來運用網絡媒體,效果是十分有限的。這樣的處理,網絡基本上是“小眾媒體”,那一萬幾千個受眾,對平面媒體,和電台電視等電子媒體來說,絕對是小兒科,因而特區政府在宣傳戰中至今依然處於挨打的位置,無法突圍。反觀反對派好像隨便就能於網上動員數以萬計的市民上街,便知政府和建設派對網絡媒體認識膚淺和技巧運用低劣了。
這現象同時也反映了特區政府和建設派更大的困境:平面媒體中,除了《文匯》和《大公》之外,根本就沒有願意發佈和捍衛官方觀點的可靠媒體。在電子媒體的世界中,就連類似《文匯》和《大公》的媒體都沒有,連政府自己的《香港電台》,恰恰就是反政府大本營。政府的觀點、建設派的聲音,在傳統主流媒體中,難以見天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