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文化交流的力度,攜手弘揚中華文化。兩岸應建立有廣泛影響,能夠持續發揮作用的交流平台,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另外,台灣國中小教科書至今仍充斥背離“兩岸同屬一中”的表述,教育部門應立即改正史地教科書,徹底掃除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推行文化台獨及去中國化的遺毒,讓台灣人從意識形態上恢復對國家及中華文化的認同。島內民間統派團體除應監督馬政府第二任期為所當為,也應繼續在民間推動修改史地教科書運動。
二是擴大合作,共同提升兩岸教育品質。2006年大陸宣佈承認台灣高校學歷,2010年開始免試招收台生就讀,2011年大陸在校台生達6,886人。台灣於2010年宣佈承認大陸41所高校學歷,有條件開放陸生,2011年有近千名陸生來台就學。為進一步提升兩岸教育品質,兩岸應全面相互承認學歷,相互開放師資交流,探討合作辦學模式,聯合培養人才機制,合編教材,運用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兩岸青少年。
三是消除壁壘,實現兩岸文教交流正常化。兩岸應基於互利雙贏的精神,檢討相關現行政策規定,簡化申請手續,修改阻礙兩岸文教交流的限制性規定,讓兩岸文教交流能正常化、規範化、長期化。同時,台灣應開放大陸藝人赴台進行商業演出、允許播出大陸電視節目、開放文化產業市場,以落實互等互惠原則。台灣更應簡化大陸學生申請入台就學手續,取消不給獎學金、不准打工與實習、畢業後不得就業等“三限六不”政策,以吸收優秀學生,並留住人才。
四是為商簽兩岸文教交流協議創造有利條件。或因擔心文化議題易與政治認同掛鉤,引起在野黨的反對,或害怕一旦簽署協議,就無法阻擋一些具有意識形態的報章書籍影視入台,台灣對於簽署文教交流協議始終持消極態度。我們希望自言“已沒有連任壓力,但有歷史評價壓力”的馬英九,在第二任期能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民族整體和根本利益出發,讓兩會早日將洽簽文教交流協議擺在日程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