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大陸一再表達推動兩岸政治談判的意願,而台灣方面則因藍綠長期惡鬥,社會難以凝聚共識,又擔心兩岸實力懸殊,上了談判桌,難獲“對等、尊嚴”,始終對政治談判興趣缺缺。不過,2015年11月“馬習會”其實已為兩岸政治談判做了最佳示範,只可惜,馬英九不及在卸任前責成相關單位,進一步規畫出談判的時程及議程。
蔡英文去年10月多次呼籲,兩岸在不設任何前提下展開對話。她所謂的前提指的應該是一中框架。不過,談判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違背自己的現行“憲法”、法律,而兩岸同屬一中、一國兩區明載於“中華民國”的現行法律。因此,蔡英文其實只要心無罣礙,秉持尊憲、守法的態度,就可放手一搏。而展開對話的好處,不僅可立即突破兩岸僵局,逐步解決兩岸政治分歧,民進黨還可以發揮執政優勢,對兩岸關係走向有直接的主導權。
當然,兩岸要在疏於溝通的狀況下展開對話,兩岸當局都必須先展現善意與誠意。例如,民進黨應及早擺脫“台獨黨綱”的糾纏,蔡政府應立即停止推動“文化“台獨”,也應放棄與美日建立“戰略性關係”的妄想。大陸方面則應在堅守“一中”底線,確保對台政策務實可行之餘,加強爭取台灣人心的工作,讓台灣民眾對“兩岸一家親”與“命運共同體”更加有感,也從而願意與大陸人民共享中國發展的機遇。最後,台灣民間團體應該團結起來,以理服人,為開啟兩岸政治談判創造社會條件。
(中評社特約作者紀欣為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