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凌友詩 |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張爽)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凌友詩向大會提交“關於抓住歷史機遇,展示禮儀之邦,推行‘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的提案,提案建議,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具有世界影響的重大賽事之一。這一耗資巨大的體育賽事,不僅僅是為各國冰雪運動員提供的一個高水平的比賽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國建設一流賽場的強大能力,更應該利用這一契機開展我國舉國的禮儀教育,推行“2022冬奧全民十禮運動”, 確定十項必學中華傳統禮儀,切切實實提高全民素質,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軟實力與硬實力並駕齊驅,同樣光耀世界。
由於中華优秀傳統文化是兩岸人民心靈的共同家園,凌友诗委员撰写的這個提案,獲得台聯界別委員們的響應,轉成台聯界別集體提案提出。
凌友詩表示,各國爭辦奧運會,旨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1998年北京奧運原本應該是恢復與展現中華禮儀之邦風範的的最佳契機,可惜當時認識不足,迷信西方禮儀,欠缺文化自信,結果奧運之後,西方婚慶公司、西方禮儀培訓班在國內大行其道。明年的冬奧運,是歷史給了我們一次彌補失策的極好機會,讓我們重建具有本位文化特色的中華傳統禮儀,恢復我們的東亞禮儀領航者的地位。
凌友詩認為,冬奧會期間,各國運動員、官員、記者、遊客等雲集北京,若所到之處都能看到中國普通民眾的公德心,尊重、友好、善良、有序的社會風貌,他們會發自內心地向世界講述自己親眼目睹的中國,並在第一時間傳播到四面八方,這將是對中國形象的最真切、最具說服力的檢驗,比我們的媒體自我稱讚的效果要好十倍、百倍,對於樹立中國的國家形象,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新冠疫情期間,西方政客、反華勢力抹黑、詆毀中國,給我們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做好自己,“中國威脅論”也就不攻自破。
凌友詩認為,推行中華傳統禮儀,並非是做給國際友人看,從根本上來說,是借舉辦奧運的機會提升中國人的文化素質,是如習主席所說“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長期以來,由於從小學到大學禮儀教育缺位,不少國民沾染戾氣,無序無禮,不知自律,成為引發激情犯罪、群鬧的重要誘因,影響社會安定,有損國家形象。有鑒於此,近年廣東省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已經將中華禮儀教育納入教育規劃之中。香港教育界也積極推動大灣區青少年中華禮儀研習計劃,舉辦禮儀教育的講座、培訓師資。此時中央出面統一規劃,可以更加有力地推動這一文化復興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