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2021年12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這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它對於中國數字經濟發展乃至未來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
文件開宗明義,強調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
這樣的表述不僅把數字經濟重要性從歷史的大背景下浮現出來,而且全方位分析了數字經濟的基本構成要件和主要特征。
人類文明數千年,大體上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游牧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網絡文明、數字文明。游牧文明的核心資源或者關鍵要素是牲畜;農業文明的核心資產或者關鍵要素是土地;工業文明的核心資產或者關鍵要素是機器;網絡文明的核心資產或者關鍵要素是網絡;數字文明的核心資產或者關鍵要素是數據。
很顯然,數字經濟不是憑空而來,數字經濟是建立在農業、工業、網絡文明基礎之上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是數據資源,但是,只有當數據與其他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生產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數字經濟不是一種獨立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是一種承前啟後、承上啟下,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數字經濟承載著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網絡經濟,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傳統農業、工業和網絡的支撐。如果沒有新一代的網絡支撐,那麼,數字經濟的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看到了數字經濟的虛擬化特點,而沒有意識到數字經濟是建立在傳統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那麼,分析數字經濟的時候,就會以偏概全,盲人摸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