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如何找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源泉
http://www.CRNTT.com   2022-12-16 00:04:25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控制疫情政策調整之後,人們所預期的經濟復甦並不明顯。究其原因就在於,人們不知道,感染病毒之後會有怎樣的結果。無論是超級百貨商店,還是集貿市場,並沒有出現人頭攢動的現象。或許是看到中國控制疫情政策調整之後所帶來的巨大商機,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2022年12月14日表示,“我們準備以他們認為可以接受的任何方式提供幫助”。中國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已經發布通知,將進口美國生物制藥企業生產的藥物。

  中國高度重視經濟增長問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擴大內需。中國最大自由貿易港海南省專門組建“營商環境建設廳”,試圖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加快自由貿易港發展的步伐。所有這些毫無疑問,都將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但是,如果沒有找到新的動力源泉,仍然秉承傳統的思維定勢發展經濟,那麼,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首先,應充分意識到,中國國內市場過剩現象不容小覷。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出現了過剩的現象。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處於世界先進行列。在這種情況下,加大投資的力度,只能是錦上添花,而不可能是雪中送炭。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方面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存在的問題,盡可能地發掘潛力,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轉移過剩的產能,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通過增加海外投資利潤,增加國民生產總值。

  其次,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不二法門。但是,消費分為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鼓勵生活性消費,有助於發展第三產業,有助於中小企業的復甦。但是,生活性消費同樣存在過剩的問題。如果沒有意識到中國消費市場已經出現嚴重過剩現象,那麼,制定各項政策的時候就會雪上加霜。

  生產性消費應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祗有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高生產效率,中國經濟才能實現穩步增長。

  從目前情況來看,生產性消費投入主要依靠市場主體,政府支持政策有待進一步加強。如果能通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等方式,鼓勵企業加快數字改造的步伐,那麼,中國經濟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在電動汽車製造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說明,只要實行科學合理的補貼政策,中國製造業就應能後來居上。

  第三,中國應要吸取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深刻教訓,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中國製造業健康發展。上了世界20年代末期,經濟大蕭條,西方國家電影等娛樂產業迅速崛起。正是看到了國家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美國總統羅斯福制定了一系列振興製造業的政策,通過加大對製造業的補貼力度,實現美國經濟的升級換代。美國國會之所以出台《芯片與現代化法》《削減通貨膨脹法》,就是要用政府財政補貼的方式,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不能邯鄲學步。因為中國不能實行大規模財政赤字政策。中國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一方面精兵簡政,大幅度削減公共開支;另一方面,通過實施財政補貼,促進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只要中國經濟轉型成功,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的主導經濟,那麼,中國經濟增長就會水到渠成。

  建議開展全民大討論,一方面尋找中國經濟發展的短板,另一方面,選擇正確的經濟發展方向,因為祗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

  決策部門可以列出投資清單,對於數字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鼓勵市場主體加大投資的力度。與此同時,制定負面清單,防止出現重復建設,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隱患。越是在經濟增長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越是要保持足夠的定力。動員群眾,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就應能戰勝困難,實現經濟穩定增長。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