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控制疫情政策調整之後,各個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新政策。部分省市組團海外招商引資。這是中國加快經濟增長的重大舉措,同時也反映出中國經濟轉型所面臨的新課題。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缺少資金、技術,因此,招商引資主要是引進資金、技術。進入本世紀之後,中國無論是在資金方面,還是在技術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資本出口國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規模地招商引資,顯然不是為了利用外國的資本,而是希望利用外國的項目,實現經濟的發展。
可是,如果只是將跨國公司吸引到中國,利用中國龐大的市場,實現經濟增長,那麼,對中國經濟發展並無多大益處。如果在招商引資問題上,重復過去的故事,那麼,中國經濟要想實現轉型升級非常困難。
首先,必須充分意識到,中國擁有無可比擬的比較優勢。中國擁有充足的資本,擁有大量的人才,擁有相對成熟的技術,中國唯一缺少的是將各類生產要素組合在一起的大型平台,缺少的是發展經濟的規模化項目。
事實上,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都希望通過啟動大型項目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可是,由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規模相對較大,周期相對較長,因此,對一些地方官員而言,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不能帶來短期的經濟和政治效益。正因為如此,他們寧可遠赴海外,將跨國公司引入到中國,也不願意扎下根來,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中國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發動全民集思廣益,尋找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中國的資本、技術和人才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