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員會、應急管理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國家郵政局、礦山安全局、國家藥品監管局1月18日共同發布關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2025年國家機器人的密度和2022年相比翻一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機器人在製造業、農業、建築業、能源產業、商貿物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區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等領域實現快速發展。
機器人是工業發展的一定階段,精密製造加上數字技術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勞動者”。機器人可以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代替人工作業,可以晝夜不間斷從事加工生產,可以在許多領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無人港口成為世界名牌。青島、上海、天津的無人化作業碼頭,生產效率倍增。中國天津港和中國華為公司合作,2021年投入機器人碼頭,集裝箱裝卸需要的人力祗有其他周邊港口的四分之一,碼頭實現無人駕駛,按照裝卸集裝箱數量算,天津港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把頭之一。北京冬季奧運會期間,運動員餐廳實現無人化服務,吸引世界各國運動員好奇的目光。碧桂園等房地產公司技術部門開發的砌墻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機器人正在以各種方式悄然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機器人是一種物化的勞動,是人類借助於工具提高生產效率的表現形式。機器人的出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勞動者。在中國人口負增長大背景下,國務院相關部委聯合出台有關加快機器人發展的通知,可以說是意味深長。它不僅標誌著中國未來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已經明確,而且更重要的是,找到瞭解決了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之間的規律,在人口增長放緩或者人口減少的情況下,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找到了一條光明大道。
但是,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可能會減少就業崗位,導致一部分產業工人失去工作。這是客觀事實,不容否定。機器人的廣泛應用,還會帶來廣泛社會影響,如何在機器人普及的情況下,解決傳統稅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這是需要各國決策者深入思考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制度建設問題。
正如《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所指出的那樣,世界各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各國稅收制度是針對勞動者建立的稅收制度,資本利得稅在稅收制度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一些國家甚至完全沒有。機器人被看作是生產要素中資產要素,對機器人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是各國普遍的做法。但是,如果認識到機器人只不過是一種物化的勞動,那麼,各國在調整稅收結構過程中就必須考慮機器人時代,機器人代替勞動者進行物化勞動所產生的稅收問題。如果不統籌兼顧,考慮機器人廣泛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包括就業崗位問題和稅收問題,那麼,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有可能會使一個國家失去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