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加快內陸河運建設促進國內市場大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23-04-12 00:01:40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廣西平陸運河建設成為中國內陸水運的標誌性工程。2023年計劃投資180億元人民幣,運河有望提前全面開通。這是我國大力發展航運事業,加快我國國內市場大循環,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雙循環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從規劃設計到開工建設,這項工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注目。工程按照綠色發展原則,規劃階段就充分考慮到清潔能源使用問題,全面建成之後,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實現全流域可持續發展的大運河。

  中國在運河開鑿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早在秦朝中國就已經開鑿運河,連通不同水系。著名京杭大運河更是溝通南北,促進了我國南北全面融合,為國家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在水利建設方面,投入巨大的資金,不僅在湖北開鑿運河,“引江濟漢”,而且在淮河領域建設一系列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將長江之水導入淮河流域,為我國河南、安徽等內陸地區的發展創造交通運輸條件。

  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民用航空運輸是現代運輸的主要方式。從運輸成本來看,水上運輸的成本最低。但是,由於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水上運輸在交通運輸的比例中有所下降。即便如此,水上運輸仍然是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不論是遠洋運輸還是內陸河運,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橫跨歐洲多國的多瑙河,孕育出許多著名的城市。充分發揮水上運輸功能,建設通江達海的運河,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在運河開鑿和水上運輸方面,存在巨大發展空間。首先,過去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不利於中國內河運輸產業發展。雖然我國在長江、黃河組建委員會,負責水利設施建設管理,但是,由於長江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利委員會職權範圍有限,根本無法全面規劃長江和黃河的交通運輸,導致我國長江這個黃金水道,沒有發揮出更大作用,黃河這條母親河長期飽受缺水之苦。

  解決中國航運問題,必須高度重視水上運輸的作用,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將不同水系貫通起來。這樣做不僅可以解決中國旱澇災害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資源,發展中國水上運輸事業。

  其次,中國在水上運輸產業發展方面先天不足。中國內陸河具有自己的特點。一些水系由於缺乏全流域監管,出現了斷流的現象。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在疏浚河道的同時,盡可能地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確保河流長期通航。

  坐落在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依山傍水,但是,由於長期乾旱,河道岩石裸露。解決的方案非常簡單,那就是在下游地區修建水壩,抬高水位,從而使昔日繁榮景象重現。解決我國水運問題,可以採取同樣的辦法。不過,由於土地征用需要各方面的協調,因此,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管理機構,河道整治工作很難取得成效。只要中央下定決心,加強規劃,科學管理,相信我國許多河流都可以重新通航。

  第三,中國西高東低的自然條件,使得河流走向相對特殊。修建三峽大壩之後,長江中上游運輸條件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我國在長江幹流和長江支流之間,通過開鑿若干人工運河,實現相互補充,從而使我國許多河流常年可以行船。湖北省率先提交報告,在江漢平原修建運河,將長江和漢江這兩個重要的流域連接起來,實現調水和通航相結合,從而為江漢平原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國家可以在全國各地進行水力資源的勘探開發,大力發展水電事業的同時,借助於水利設施,盡可能地延長通航的河道,從而使我國豐沛的水力資源,盡可能轉化為運輸資源。

  長江鄱陽湖和洞庭湖作為我國重要的湖泊,之所以出現大起大落,乾旱季節湖泊變成“草原”,究其原因就在於,由於江水東流,蓄水能力減少。解決問題關鍵就在於,一方面在長江鄱陽湖和洞庭湖大力發展航運事業,通過開鑿航道,解決湖泊蓄水問題。

  開鑿運河本身可以改變蓄水量,與此同時,也可以增加航運量。長江鄱陽湖和洞庭湖地區的管理者,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爭取在寬闊的湖面,尋找若干相互連通的通航水道,這樣做可以在旱季盡可能地保證水量,充分利用湖面,加快水上航運產業發展步伐。

  第四,中國在水路運輸領域需要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建造適合中國自己的航運設施和裝備。我國許多內陸航運船舶不適應淺水作業,導致黃金水道功能難以發揮。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一方面盡可能疏浚河道,拓展航行的河面。另一方面,根據我國水上運輸的特點,盡快開發出先進的集裝箱運輸船。可以設想,如果能在中國內陸水道行走數千噸級的集裝箱運輸船,那麼,我國內陸交通運輸狀況將大為改觀。

  當前我國內陸河道航船不能適應大型集裝箱運輸需要,有必要進行徹底改造。更重要的是,由於大型船舶使用傳統能源,我國內陸船舶污染現象相當嚴重。京杭大運河在監管改造過程中已經注意到相關問題,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鼓勵業主使用清潔能源。

  今後我國可以考慮在內陸運輸領域加大清潔能源改造的力度。在不增加運輸成本的條件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我國水上交通運輸問題。第一,根據我國水上運輸的需要,建設平底船,爭取實現集裝箱運輸,以標準化加快水上運輸速度。第二,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統籌兼顧,在水力發電、防洪防澇、交通運輸等方面,實現數字化管理,爭取大幅度提高我國水上運輸的能力。第三,在有條件的地方開鑿運河,實現互聯互通,確保我國國內大市場商品流通成本不斷下降。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