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嘆希拉里訪華的例外與突然,那可能恰恰突顯中美關係的重要與兩國領導人的重視。在中國方面,對美國重視的體現是很實在的。中國是真誠地希望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全方位與美國結成“戰略夥伴”。而在美國方面,這種重視的目的則大不相同。美國之與中國交往,可以說是衝著赤裸裸的經濟利益而來。美國不希望中國強大崛起,卻要從中國的經濟發展中謀取美國利益,除此之外,美國統統要打壓中國。因此,由希拉里出面的此次訪華,目的應該只有兩方面:一是為了表面維持中美“友好”而完成下半年例行回訪,二是來收獲今年的在華經濟利益──與對手談經貿問題,簽單廉價輸美商品、敦促保護美商利益、要求繼續購買美債。如此而已。
美國的“戰略東移”,其興趣的確不在奪取領土,也不是真正要發動戰爭。美國要的,是利用亞洲極其廉價的天然與勞力資源,就地製造各種生產和生活產品輸往美國服務。美國給予的回報,一是美元,二是債券,都是印刷的紙張。對於中國,其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源)與產品,還包括龐大的市場,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培育成完整的產、運、銷基地。在那裡既可以為美國生產世界上最質優價廉的物品,又可以容納美國出口的各種無形的“知識產權”與“專利”。
中國還具有無窮的購買美債的內部應力與潛力。這些原產於中國的電子、家具、機械、百貨、飛機零部組件,甚至航天及高端武器部件等各類物質,基本都能按照美國的設計與監督,由美商、日商、韓商、台商等設在中國的工廠召募勞力,而生產製造出來,再由中國造集裝箱貨船運送美國東西口岸,每日源源不斷。這個優秀的供應鏈已有二、三十年歷史,即美國在中國的經濟利益,龐大而無與倫比,也即希拉里•克林頓國務卿口口聲聲要保衛的美國利益。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在南海、釣魚島挑動事態,製造不滿與混亂,希拉里為之在亞洲風風火火地奔忙,就是為了使上述美國利益得以持續不斷地實現。
此次中國之行,希拉里從緊張開始,以鬆馳結束。她沒料到她會如此順利,與中方沒有針鋒相對,也不見討價還價,更沒有妥協。她應該感到巨大的歡喜。她知道美國給中國製造了亂局,卻從亂局中如此容易獲得利益。然而這都是事實。中國實現產品出口美國,創匯增收,經濟成長,社會和諧。
唯一讓人唏噓的,當中美雙方將朝著“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持續邁進的時侯,希拉里國務卿的使命卻要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