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美債危機一再爆發,讓世界提心吊膽,致使作為美國最大債權國的中國終於發出“去美國化”的呼聲。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13日發表評論文章《美國的失敗將造就一個“去美國化”的世界》提出,現在也許是全球開始考慮建立“去美國化”世界的好時機,比如,引進新的國際儲備貨幣,替代美元。中國媒體之所以會發出如此言辭犀利的聲音,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站在中國的角度,美國的國債已占到中國3.5億美元外匯儲備的36.5%,是中國外儲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美國債務違約,中國將會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對美債權的還本付息、按期償還的違約風險;二是美國國債價格暴跌的損失風險。
另據估計,美國債務規模總計已經超過80萬億美元,包括官方公布的政府債務和隱性債務,以及那些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債務,此外還有總體規模超過400萬億美元的衍生品市場。有專家據此認為,“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已走到“階段性的盡頭”。巴西主流媒體《經濟價值報》17日即指出,協議的簽署避免了美國的債務違約,但這一事件已經成為美國金融史上的一個劃痕,抹之不去。文章指出,這份由奧巴馬總統簽署的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雖然暫時救了急,但近年來美國一直陷於財政僵局中,使得美國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特權地位有所動搖,美國雖擁有世界上最大、流動性最好的國債市場,但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者可能會尋求對他國國債進行投資。
當然,短期來看,“去美國化”還只能停留在口頭上。美國的地位畢竟無可取代,新華社的評論也只能代表中國輿論中的一種聲音。從這個角度而言,“去美國化”其實質是促使美國國會議員認識債務危機的危害性,美國既然坐在全球經濟引領者這把交椅上,就必須展示出積極負責任的一面,因國內政治爭執而不顧世界經濟死活的做法極不可取,斷不能因驢象黨爭而壞了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