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美國資本市場從開放走向封閉
http://www.CRNTT.com   2020-12-08 00:01:38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12月4日就美國國會衆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發表談話,明確表示該法案對外國發行人提出了額外要求,要求外國發行人不是外國政府所有或者被外國政府控制,必須披露董事會共產黨官員的姓名,解釋共產黨的黨章是否寫入公司章程,具有明顯的歧視性,均不是基於證券監管專業考慮。旗幟鮮明地指出,“我們堅決反對這種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強制中國公司從美國證券市場退出,將對美國投資者利益乃至全球投資者利益造成嚴重損害”。這是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對美國國會通過有關法律的最新表態。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證券市場已經對中國企業關閉大門。從美國國會通過法律的有關條款來看,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其目標直接指向中國上市公司。中國企業或者中國概念企業有可能不得不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出。這對美國投資者來說,就意味著失去了通過資本市場投資中國概念企業的機會。

  近些年來,中國企業為了獲得資本支持,千方百計地到美國資本市場申請掛牌上市。中國政府和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支持中國企業的做法。由於中美兩國資本市場監管規則和監管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中國多次提出監管合作的要求,希望中美雙方通過加強監管合作,解決中國概念企業存在的問題。

  可是現在看來,美國國會通過的有關法案,并不是為了維護美國投資者的利益,恰恰相反,是為了從政治上遏制中國的發展,切斷中美兩國合作的渠道。因此,如果只是從經濟的角度或者從資本市場監管的角度考慮問題,顯然不足以看清美國國會通過有關法案的真實目的。

  美國資本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市場。美國資本市場吸引世界各國的企業在美國掛牌上市。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高盛集團以及美國華爾街其他投資銀行游說中國政府,將中國的國有企業包裝到美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分享中國企業的紅利。

  美國投資者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參與中國國有企業資本經營,從中獲得巨額利益。中國之所以願意將國有企業包裝到美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是為了吸引美國資金,同時也是為了完善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如今看來中國企業利用美國投資者資金的目的初步達到,但是,完善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的預期目標顯然沒有實現。中國一些國有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給美國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可是,中國國有企業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為了執行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調整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中國財政部門不得不向美國投資者作出補償。這是中國永遠的痛。

  美國國會通過有關法案,禁止中國企業在美國掛牌上市,這對中國企業來說,可能是一個退出美國市場的絕佳機會。中國企業可以按照美國證券交易規則以及國際通行的做法,發布公告,聲稱美國國會通過的有關法案,使得中國企業和中國概念企業無法繼續在美國資本市場經營,因此,被迫退出美國資本市場,由此造成的損失,責任在美國國會和美國聯邦政府,美國證券機構對此應當承擔責任。如果中國企業全身而退,那麼,不僅可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使中國企業更好地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讓美國投資者意識到,失去投資中國企業機會損失巨大。

  中國不願意和美國“脫鈎”。可是種種跡象表明,無論是美國共和黨總統還是美國民主黨總統都試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在國際資本市場徹底孤立中國。雖然中國一些學者信誓旦旦,認為中美兩國不可能“脫鈎”。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民主黨總統有可能會改變對中國企業的做法,“聯合抵制”中國。中國對此不得不做好防範措施。

  筆者的觀點是,既然美國的資本市場“不歡迎”中國的企業,美國國會通過的法律對中國企業采取歧視性的政策,那麼,中國應該專門設立國際資本市場,吸引外國投資者直接在中國資本市場投資,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確保中國企業借助於資本市場獲取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創造條件。

  首先,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板塊可能無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國家可以考慮專門設立國際投資資本市場,吸引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在中國資本市場投資中國的上市企業。許多在美國掛牌上市的中國企業和中國概念企業已經回歸中國股票市場,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市場,購買中國企業的股票并不存在困難。

  中國外商投資法對外國投資者通過股票市場投資中國企業的行為作出明確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按照對等的原則,投資中國的上市公司。中國證券監管機構不會采取任何限制性措施。中國應當借此機會大力宣傳中國的證券監管制度,宣傳中國的外商投資法,鼓勵外國投資者轉而在中國的資本市場投資中國上市公司。這樣做不僅可以確保中國企業繼續獲得外國投資,同時也可以使美國投資者意識到,美國封閉措施和中國的開放措施形成鮮明的對照,中國一如既往歡迎美國投資者。美國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中國的股票市場上市公司,分享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參與中國上市公司的管理。

  其次,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可以根據證券法和外商投資法的規定,按照對等的原則對美國企業實施必要的審查。如果美國國會通過的法律付諸實施,美國聯邦政府和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對中國企業繼續采取打壓措施,那麼,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必須采取對等的措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和美國聯邦政府意識到,如果對中國采取歧視性的政策,那麼,美國自身得利益也會受到損害。

  中國過去總是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對美國政府單邊制裁措施口頭上譴責,但是,并沒有采取實際行動,捍衛中國國家利益和中國企業合法權益。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有必要采取措施改變這種做法,對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和美國聯邦政府采取相關制裁措施,中國政府特別是中國證券監管機構應當針鋒相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投資者乃至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意識到,如果美國證券機構打著加強監管的旗號,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那麼,美國企業也將會受到損害。

  只有采取強硬的措施,讓美國政府和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意識到,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不會從中獲得好處,他們才會有所收斂。特朗普總統執政期間,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中國政府頂住壓力,采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政策,對美國采取對等措施,從而迫使美國政府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通過談判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雖然美國民主黨總統表示,將會仔細研究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內容,然後決定對中國采取的貿易政策,但是誰都知道,面對美國的霸道行徑,只有挺起胸膛,勇敢地接受挑戰,才能贏得對手的尊重,才能真正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如果只是譴責或者試圖通過冷處理,等待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回心轉意,或者美國聯邦政府在執行美國國會法律的時候會打折扣,那麼,中國企業將會失去投資的機會,中國企業合法權益有可能會受到嚴重損害。只有采取強硬的立場,讓美國社會各界意識到,中國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美國國會通過有關中國法律的時候才會仔細掂量,美國聯邦政府對中國企業采取制裁措施的時候,才會考慮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

  中美兩國關系發展進入關鍵時刻。如果中國采取強硬的立場,勇敢面對美國的挑戰,那麼,中美兩國關系有可能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美國單方面制裁中國的做法有可能會逐漸減少,中美兩國關系有可能會進入“競爭—合作”正常軌道。

  中國一些學者把中美兩國關系改善希望寄托在美國民主黨總統改變共和黨總統特朗普對華政策之上。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論是美國共和黨還是美國民主黨,在如何對待中國問題上,存在廣泛共識。不要指望美國民主黨總統和他所領導的政府對中國態度緩和。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美國民主黨總統聯合戰略盟友,對中國采取聯合抵制措施,中國的國際處境會變得更加困難。中國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一方面增強中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另一方面必須在國際社會爭取更多的朋友,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實際行動破解美國政府遏制中國的政策。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