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0月19日發布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承認美國物價增長仍然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一些行業和地區對需求疲軟和經濟衰退產生擔憂。此前美國勞工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到2022年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8.2%,達到20年來最高水平。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通過提高利率、抑制通貨膨脹的努力並沒有奏效。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是國際能源價格不斷上漲所造成的。還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石油價格上漲可能只是表面現象,深層次的原因就在於,供給出現嚴重問題。可是,無論是從需求還是從供給的角度分析問題,都無法解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貨幣政策的邊際效用為何越來越小。
美國經濟從性質上來說屬於虛擬經濟。“去工業化”之後,美國經濟始終處於空心化狀態。支撐美國經濟的是美國的資本市場而不是美國的實體經濟。
雖然美國大型企業的經濟指標表現良好,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大型企業的股票價格上漲,令人產生了虛幻的現象,掩蓋了美國大型企業內部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單純從股票市場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來看,美國經濟蒸蒸日上。可是越來越多清醒的經濟學家都意識到,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現象。支撐美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美國聯邦政府,而美國聯邦政府債台高築,依靠發行國債,維持運轉。如果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債不能銷往海外市場,只能由自己消化,那麼,美國經濟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內卷”現象。美國財政部長已經公開抱怨,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不再購買美國國債,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嚴重不足。美國這種特殊的財政現象,從一個側面說明,美國聯邦政府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擊鼓傳花”的遊戲無法進行下去。
過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購買美國國債,對外釋放美國貨幣。由於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因此,美國聯邦政府肆無忌憚發行國債,而美國聯邦儲備把美國國債作為發行貨幣的基礎,從而導致美國貨幣泛濫成災。過去美國之所以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一方面是因為美國貨幣貶值,促使許多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向美國出口產品特別是日用消費品,穩定了美國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利用自己的貨幣政策,“收放自如”,將美國國內貨幣問題轉嫁給其他國家,美國自身經濟安然無恙。
可是,這種局面已經發生改變。首先,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美國信用經濟並不可靠,信用破產是遲早的事情。
從美國聯邦政府的角度來看,由於國債規模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創紀錄的310000美元,美國聯邦政府必須支付高額利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提高利率,客觀上導致美國政府發行國債的成本增加,美國聯邦政府雪上加霜。從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角度來看,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轉嫁給其他國家。當貨幣泛濫成災的時候,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通過提高利率,收回貨幣,導致其他國家經濟面臨嚴重危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這種損人利己的做法,客觀上導致美國貨幣信用面臨危機。事實上,越來越多國家調整自己的外匯儲備結構,一些國家乾脆拋棄美國貨幣,美元國際地位發生變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通過調整貨幣政策,從世界各國掠奪財富變得越來越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