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理解台灣的處境與經濟困難,在ECFA的協商中盡可能地“讓利”與“讓步”。 |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評論員 王建民)日前台美舉行第七次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會議,這是馬當局最為期待與做出巨大努力的結果,也頗受外界關注,雖然達成兩項共識,但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若將台美TIFA談判與兩岸經貿協商與進行比較與觀察,就會發現中國大陸與美國在與台灣經貿協商問題上的巨大差異:一個是對台強勢“要利”,一個是對台低調“讓利”。
台美是政治盟友,是安全合作夥伴,台灣一直依靠美國維護其所謂的“安全”,更有馬英九提出的將美國置於重要地位的“親美、合中、友日”戰略。但在經貿往來問題上,台美關係則呈現不同的面貌。美國對台經貿合作不是慷慨大方,不是對台“讓利”、“讓步”,而是斤斤計較,寸土並爭,寸利不讓,反而要台灣不斷“要利”,要台灣開放更多的市場,給美國更多的利益。
馬當局為了讓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經歷艱苦的藍綠較量才達成有條件開放美國牛肉共識,當然也換來了台美重啟TIFA談判的收獲。但美國的胃口很大,要爭取的不只是美國牛肉,還有更多東西,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要將美國豬肉推銷給台灣。這就為難了馬英九。馬當局為爭取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公開承諾“牛豬分離”,即不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如今美國強行要馬當局開放美國豬肉進口,給馬難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