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展現負責大國形象 中國減排勝過美國
1、中國化被動為主動 躋身節能減排“主流陣營”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22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發表演講,首次全面闡述中國的“氣候觀”,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肯定。
氣候變化是當今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今年又是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關鍵年,但各方圍繞此議題的爭論卻沒有停止:《京都議定書》期限將盡,至今未能修成正果;哥本哈根會議迫在眉睫,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針鋒相對沒有多少回旋的空間……如此背景下,中國最高領導人在此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做出積極的表態,提出將削減單位GDP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碳密度目標”等措施,讓不少國家感到驚喜,也被廣泛認為將為兩個多月後的哥本哈根會議確定2012年後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安排打下堅實基礎。(香港中評網)
從中國領導人的表態以及中國官方的行動來看,中國已經開始高度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並表現得越來越主動。實際上,不論中國是否願意,氣候變化以及相關的經濟活動,都已經把中國深深地卷了進來。此前,輿論也曾多次警示:在《京都議定書》協議於2012年結束之後,中國作為不承擔減排責任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將會消失,全世界都會盯著中國。現在看來,這種情況已經提前發生,中國已經無可避免。(法國《歐洲時報》)
2、中國“減排”獲得讚賞 美國黯然失色四面楚歌
從此次會議的格局來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中國和美國就氣候變化公約的立場發生了變化。世界上二氧化碳排量最大的國家中國此前一直主張發達國家對地球變暖存在“歷史責任”,因此被視為新的全球氣候變化公約的最大絆腳石,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此次會議上提出了新的建議。(韓國《朝鮮日報》)
過去十餘年來,美國一直指責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不力,從而為自己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無所作為尋找托辭。對此,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也警告說,全球正面臨"抓住機遇還是錯失良機"的抉擇。他說,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努力克服困難"以達成協議,他希望美國的政治僵局能夠得以解決。《獨立報》認為,中國在"減排"方面所取得任何重大進展都會使美國喪失拖沓的重要理由。
對於美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眼睛只盯著別國,而自身止步不前的做派為國際社會所不齒。《泰晤士報》的一則報道認為,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的講話讓人看到了希望。他這番精心設計的承諾是為了表明中國正在盡自己的責任,並迫使美國採取同樣的做法。胡錦濤的講話讓奧巴馬黯然失色。奧巴馬要求世界各國迅速採取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但卻沒有提出可以啟動停滯的哥本哈根會議的新建議。美國在"減排"問題上的表現與其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太不相稱。(北京新華網)
3、中國被指“氣候領袖” 警惕西方聯手“捧殺”中國
此前,西方批評中國氣候政策的態度突然很意外地變成了誇獎,媒體上密集出現對於“中國將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袖”的預期,最先提出這一觀點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機構負責人伊福•德布爾21日暗示,中國的減排雄心是對美國的諷刺。(福建《海峽都市報》)
一名中國氣候變化專家22日表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沒有成為全球氣候領袖的實力和義務,中國承擔的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責任。中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前副局長程振華說,圍繞氣候變化的外交博弈背後牽扯重大經濟利益。歐洲人特別積極推動減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已掌握了新能源技術的制高點,美國遲遲不肯對減排做出承諾,也是因為尚未掌握技術制高點,如大幅減排必須向歐洲購買技術,付出巨大經濟代價。程振華說,西方傳中國將成為減排世界領袖其實是個套,他們不會把減排的核心技術轉讓給中國。如果連美國現在都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更何況中國呢。(北京《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