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權益屢受漠視 民工用腳投票
可以肯定的是,基本權益曾經屢屢被用工者漠視的農民工,正學會用雙腳表達自己的選擇權。去年的金融危機,大量農民工幾乎成了珠三角企業力挽狂瀾最直接的犧牲品。而今,經濟回暖,企業急需用工,回家的農民工卻不回來了。長久以來,數以百萬的農民工為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卻長期得不到足夠的關懷,而當出現了更多選擇機會時,他們中的許多人便以毫不留戀的姿態迅速離開。金融危機可以“甩”了他們,他們當然可以“甩”了經濟回暖。(北京《中國青年報》)
無須諱言,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輝煌成就的背後,無論是政府和企業,還是城市管理者,確實存在對包括農民工在內的體力勞動者和弱勢群體合理獲取勞動報酬、平等享受社會資源(教育、醫療、養老等)權利的“忽視”甚至“剝奪”現象。這正如一些農民工所言:在深圳、上海、北京這樣高成本的城市生存,一二千元人民幣的月工資,只能過著節衣縮食的困窘生活,而且他們幹的是最累最臟的活,屬於最沒有尊嚴、最不被城市接納的一群人。這樣的工作擱在第一代農民工身上似乎還能承受,但在今天已毫無吸引力。(湖南紅網)
表面上看,民工荒與經濟回暖幅度之出人意料有一定關係,但這些年來,“民工荒”已經多次出現,這一次的規模則比較大。在此背後可能存在一個結構性原因:農民工群體正在實現一次大規模的代際替換,新一代農民工的價值觀念相對於期父兄輩,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他們更有明確的權利意識,他們更敏銳地意識到了自己的身體、勞動的尊嚴。(重慶華龍網)
實際上,愈演愈烈的用工荒,可以說是制度荒和權益荒,荒在中國的產業結構不合理,荒在中國的經濟制度沒有發生變革,荒在財富分配機制不合理。國內的大部分工廠正是資本主義國家早期進行原始資本積累時所採取的血汗工廠模式,“中國製造”最火的時候也正是中國工人最慘的時候,長期超過8小時/日的工作時間,社會物價不斷上漲卻一直保持低水平的底薪,管理者變著法的扣除加班工資,新的勞動法出台前,沒有一份正式的勞動合同和任何福利待遇,收入和安全毫無保障,許多網友戲稱農民工“起得比豬早,吃得比豬差,幹得比豬累”。據了解,現在珠三角缺工的主要是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的工資待遇和工人的福利保障不夠完全。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這說明,廉價勞動力、血汗工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湖南經網)
而這些年來,“民工荒”已經多次出現,這一次的規模則比較大。在此背後可能存在一個結構性原因:農民工群體正在實現一次大規模的代際替換,新一代農民工的價值觀念相對於其父兄輩,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對占農民工總數60%多的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工而言,“新”是與第一代、第二代農民工相比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甘肅《西部商報》)
新生代農民工的權利訴求包括經濟、社會、政治等多個維度,我們不能將當前"拉皮箱進城"的農民工,等同於以前"扛麻袋進城"的農民工。企業和社會必須針對變化作出適應性調整,沿用傳統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與新生代農民工的正當權利訴求發生"偏離",以致他們"用腳投票",造成局部地區的"民工荒"。從某種意義上說,“用工荒”是農民工在權衡利弊得失後,“用腳投票”的結果。如果無視這些問題的存在,解決“用工荒”無疑存在很大的難度。農民工的“權益荒”解決了,“用工荒”自然迎刃而解。(上海《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