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無懼威脅 東海演練“一舉多得”
1、北京不再沉默 捍衛海洋主權愈趨強硬
如果中國不做出必要反應,美國無疑會得寸進尺,把黃海視為可隨意來往進去之地。6月24日,解放軍發布通告,宣布將於6月30日至7月5日在舟山至台州以東的海域進行實彈演習。消息一傳出,外界就將其與美韓聯合軍演聯繫起來。有分析認為,這次實彈演習比往常提前十天,且非常高調,當有弦外之音。雖然外交部發言人稱,軍演屬例行訓練,與朝鮮半島局勢沒有關係,但至少從客觀效果上看,可以起到對美軍的警示作用。(香港中評網)
此前,中國國防部因拒絕美防長蓋茨的訪問請求而引發熱議,這次在美韓發出黃海演練的試探後,北京又很快做出了東海實彈訓練的安排,更有參謀副總長馬曉天公開出面表示反對美韓軍演,態度之決絕,亦屬罕見。(馬來西亞《南洋商報》)
此次中國海軍的東海軍演,一度被外界解讀為對美韓黃海聯合演習的回應。有專家分析認為,從這個舉動可以看出,中國軍隊對於自身海上實力的自信,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北京中新網)
2、軍演“一舉多得” 果斷亮劍乃是必要之舉
韓國《朝鮮日報》2日的文章,將中國海軍目前在東海進行的實彈演習與美韓聯合軍演聯繫到一起來,認為這是中國作出的強烈回應之一。該報甚至推測,針對美國航空母艦軍演,中國很可能試射被稱作“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廣州日報》)(廣東大洋網)
可以說,東海艦隊軍事演習可以立竿見影地收到數個明顯效果:
一是不懼挑戰,從容應對贏得尊嚴。美國等方面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先是在第九屆亞洲安全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公開指摘中國對外軍事政策和安排;後又由韓聯社報道,美韓計劃在6月底舉行聯合軍演,其中美“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將派往黃海。觀察家認為,雖然中國海軍此次演練並非專門針對美韓的聯合軍演,但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明確信號:中國並不畏懼威脅,解放軍更是不畏戰、有尊嚴,黃海也不是美國的後花園;對周邊和外界任何惡化東北亞局勢的舉動,尤其是挑戰中國尊嚴和解放軍勇氣的行動,解放軍決不會無動於衷,完全可以採取足夠的、有效的措施消除威脅。
二是借勢用勢,提高戰力獲得機遇。觀察家指出,解放軍素有在戰爭中學會戰爭的傳統,當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母戰鬥群進入到可以威脅本國安全的海域時,演練部隊完全可將之作為最佳的戰場環境和演練目標,以取得一般訓練不可能達到的演練效果。
三是順應民意,壯國威搶得先機。據內地某網站統計,該網首家報道東海實彈射擊演練的消息後,立即受到網民的熱議和追捧,90%以上的網民對軍演表示支持和理解。(香港《文匯報》)
3、宣示勢力範圍 中國海洋戰略初顯輪廓
就在美國核動力航母可能進入黃海之際,中國公示南海是中國繼台灣、西藏和新疆之後的第四點“核心利益”,無疑對美國有明顯的警告作用。但如果尋根問底,中國的海洋戰略是進入新世紀後美國的脅迫下,逐漸從被動走向主動的。
從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到去年中美南海艦艇對峙,再到今年中美對“天安艦”處理的不同立場,美國以“海上老大”的姿態出現在中國領海。美國在過去幾年把60%的彈道導彈核潛艇、60%的攻擊性潛艇、超過一半的航空母艦編隊,都轉移到了亞太地區。中美海洋利益的突出顯現出來,曾經相對平靜的中國領海不時揚起浪潮,迫使中國加快海防現代化。(韓國《東亞日報》)
中國海防能力由點成線、從局部走向統一,是今年舉世矚目的現象。在3、4月間,北海艦隊跨過宮古海峽(Miyako Strait),穿越巴士海峽(Bashi Channel),抵臨馬六甲海峽以東海域,在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展開軍事演練;5月份,東海艦隊穿過沖繩群島和宮古海峽,到達西太平洋有爭議的衝鳥礁附近海域。這不僅意味著中國海軍已具備衝破第一島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海防能力已從局部防禦發展到整體協同巡航。
過去三大海軍艦隊分別守護黃海、東海和南海,現在則可以游刃有餘,在整個中國領海縱橫決蕩。中國在反潛作戰和空中加油等高難度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則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守護自己的海域和海權。海外軍事分析家認為,中國的“兩大整合”,即軍艦、潛艇、飛機、導彈的整合與海域防衛力量的整合,將改變亞太地區的戰略平衡,中國的目光已超出了台海事務。(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中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