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英國《衛報》5月23日載文《中國的城市人爲何越來越孤獨》,摘要如下:
愛從來都不容易,對于趙昆明(音譯)來說更是如此。這位前軍官3次申請結婚,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行。“我的工作是研製導彈和火箭,需要嚴格保密。所以介紹給我的每個人都要經過嚴格審查。”這位73歲的老人回憶道,“如果她們與舊社會的地主或官僚有關係,我就不能跟她們繼續往來。有幾個關係發展得不錯的,但組織不許我們繼續下去。”
最終,領導批准他與一位年輕的女兵謝玉琴(音譯)結婚。40年過去了,兩位老人對他們的婚姻“非常滿意”,幷且兩人仍是忠誠的共産黨員。退休後,他們找到了另一種方式來爲人民服務——給別人介紹對象。
過去60年間發生的巨大社會變革,讓許多人獲得更大自由但又感到困惑。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朋友和鄰居還有家庭和社區的關係,已發生了徹底轉變。這種轉變給人們的價值觀也帶來了諸多影響,改變了他們對愛和責任的理解。這種轉變同時也給個人、家庭和由幾百萬個家庭組成的社會帶來了巨大現實挑戰。例如究竟誰來贍養和照顧老人?
直到2003年,結婚或者離婚還必須經過工作單位的批准。在過去的某個時期,單位甚至可以幫你介紹對象。上世紀90年代末,工作是被分配的,而不是自己找的。再早些年,你與其他人的友誼甚至都可能被貼上不妥的標簽,而可選擇的衣服、音樂和書籍更是少之又少。
習慣的改變侵蝕著規則幷最終將其廢除。但隨著個人自由程度的提高,中國遇到了和西方同樣的問題——從城市居民越來越强的孤獨感,到精神疾病患者的不斷增加。“自由和選擇總是伴隨著責任和風險。”在中國農村長大、現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的嚴雲祥(音譯)說:“個人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幷爲自己的利益更努力地工作,而從集體中獲得的保護和支持却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