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表示,目前詳細的接回和對接計劃正在制訂中。按照基本思路,內地省區(市)如果發現街頭有流浪的新疆籍兒童,均可與新疆方面聯繫對接事宜。
為了讓接回來的流浪兒童有機會學習知識和技能,今年新疆將投資5000萬元新建一所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訓中心,對他們進行文化知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勞動技能教育,以幫助他們取得相應職業資格或掌握一定職業技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凡是心理健康又想學習技能知識的流浪未成年人,均可享受政府免費的技能培訓。
此前的5年間,中央政府共下撥3460萬元資金,資助新疆在喀什、阿克蘇、和田等新建了15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增加了1533張床位,讓新疆擁有了基本的流浪兒童救助和保護能力。
本刊記者獲悉,新疆還將出台相關優惠政策,要求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將流浪兒職業技能培訓納入當地培訓計劃,並扶持和引導當地流浪兒救助保護機構開展對流浪兒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救助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新疆將加強與疆內職業院校的合作,並將符合條件的流浪兒送往職業院校進行培訓。
挑戰:返鄉之路幾多艱難
目前,新疆正在部署安排迎接“回家”後的流浪兒童。但也有人擔心,“回家”的流浪兒童“新生”之路,是否會順暢?
是否會陷入“接回來又回去”的流浪輪回,是挑戰之一。近年來,讓政府部門和基層幹部們苦惱的是,回到新疆的流浪兒童中,反覆流浪現象非常嚴重,其中兩次以上遣返回疆後又外出的占相當比例。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有些兒童流浪時間越久,越難適應家鄉的貧困生活,往往護送其返鄉的工作人員還未返程,就已偷偷潛回曾經流浪的內地城市,做起了“老本行”,甚至還誘拐比其年幼者離家去內地。
同時,流浪兒童“回家”之路絕非政府一己之力所能完成。儘管新疆提出“以後不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現新疆籍流浪兒童,都將全部接回”,但不少觀察者建議,政府應號召社會各界人士通過多種渠道予以支持。例如,發動利用微博等現代網絡手段救助流浪兒童“回家”。
讓新疆籍流浪兒童“回家”並接受教育,是一項內容龐雜的系統工程,對“回家”的流浪兒童能否教育好、該如何教育,政府也還需花費大量力氣。
新疆阿克蘇地區是流浪兒童較多地區,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列入流浪兒童早期干預地區。近年來,通過開展廣泛合作,採取政府主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民間及國際組織交流合作的形式,以充分尊重和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權利為理念,以關愛性救助保護為主要措施,以發掘兒童和青少年的潛能為手段,恢復並提升其原有的功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值得借鑒。
從更深的層面考慮,受訪專家建議,對新疆籍流浪兒童問題,應從國家、社區、家庭、學校多角度,多層面著手,四位一體、聯動控制,各司其責,各盡職能,積極尋求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在國家層面,應大力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流浪兒童普遍來源於經濟欠發達的南疆偏遠農村地區,家庭的貧困生活是其過早流向社會最根本、最深層的因素。因此,亟需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民和貧困家庭脫貧致富,擴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蓋面,對於有成長需要的兒童,給予特殊的物質支持與教育條件,從根本上防止兒童因貧困外出流浪。
同時,受訪專家建議,應健全我國少年兒童法律保護體系,進一步完善少年兒童監護制度,強力推進打拐專項懲處機制。針對新疆籍流浪兒童被劫持、被誘拐者居多的特殊性,公安機關應依法加大對誘騙、拐賣、脅迫、租用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打擊力度,本著“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原則,加強對流出地犯罪分子的控制和打擊,將“打拐”鬥爭堅定不移地深入下去,全面清除掃蕩拐賣兒童的“隱形市場”。
而對潛在的外出流浪兒童,更需提早預防、周全安置,防止形成新的“流浪群”。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