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會對接”成功無疑是達成戰略目標的關鍵,而這是舉世公認的航天技術瓶頸,在國外載人航天活動早期,航天器在空間交會對接過程中就曾失敗。比如,俄羅斯“進步M3-4”飛船與“和平”號空間站在對接過程中“相撞”。
對於我國的交會對接技術實力,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說,“神舟”系列飛船從“神舟”八號開始有了許多技術改進,成為一種嶄新的天地往返飛行器。其中,交會對接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航天員可以根據電視圖像操縱飛船,使其緊跟目標飛行器。
發射準備 確保萬無一失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每一個進步都意味著必須完成大量技術突破,比如,從“神五”首次實現載人太空飛行到“神七”宇航員太空漫步,飛船進行200多項改進。此次“天宮一號”發射也是如此。據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全面進行了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的測發指揮監測系統升級改造等就達66項。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為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相關專家對其共進行了近170項技術狀態更改。
在一些看似不那麼重要的非技術細節上也是精益求精。為了讓“天宮一號”順利經受長途跋涉的考驗,安全如期抵達發射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團隊在細節上可謂做足了功課。由於“天宮一號”塊頭超大,中國空間技術研究使用了迄今為止該院使用的最大包裝箱,並且設計了優良的內部減震系統、先進的溫控系統。在安全抵達後,科研人員又開始對其各個功能部件進行最嚴格仔細的測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