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數天前,我在上海參加一個討論中韓關系的學術會議。翌晨,我決定到上海以西300多公裡的江蘇省會南京見一位教授,但要趕回上海參加招待酒會。像如今的許多中國人一樣,我選擇乘坐高鐵,到南京僅用了一小時多一點,然後坐地鐵到教授所在的大學。回程時間也差不多。我在火車上稍事休息,用手提電腦工作了一會,到達上海時離招待會開始還有兩小時。
日本《外交學者》12月29日載文《從火車看中國的經濟奇跡》,文章說,10年前,從上海坐火車到南京通常要4個多小時。而在本世紀初,要當天往返兩座大城市并趕上招待酒會是不可能的。20年前,我從大學所在城市到湖北省會武漢,坐火車要半天,如今還不到3小時。30年前,對一些生活在偏遠農村的中國人來說,坐火車算是高檔甚至奢侈的事。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有時要好幾天。
鐵路網的發展象征中國前進之快。在25年時間裡,全中國鐵路系統經歷了一連串歷史性變化,講述了現代化故事。如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最先進的全國性高鐵網,預計2015年底總裡程將達1.9萬公裡。
中國高鐵還走向海外:中國的技術和設備將走向俄羅斯、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還准備參與更多海外高鐵項目。這讓我們不禁想到“一帶一路”以及新成立的亞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