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 |
這也是村民俞金寶一年中最期待的時刻。早年離開礦山後,先後在外地打過工、辦過廠的他,前些年回村辦起了農莊,種了50畝葡萄,開起了飯店,將老房子改成了民宿。俞金寶說:“賣風景,一年有50多萬元收入。”
美麗與富足,靠的就是綠水青山。
在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美麗經濟成為安吉鄉村發展的一條主脈絡。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宜居則居、宜文則文的原則,安吉充分挖掘生態、區位、資源等優勢,為187個村莊設計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發展方案,著力培育特色經濟。
有著4萬餘畝白茶的溪龍鄉黃杜村,一片片茶園,如同舒緩的音符,令人心曠神怡。茶產業是全村的主要收入來源,村民對孕育茶葉的山水格外愛惜,容不得一點污染。因為花大力氣保護生態,村裡始終山清水秀,產出的白茶品質極高。2017年,黃杜村茶葉產值突破4億元,人均年收入超過3.6萬元。在安吉,17萬畝白茶園串起1.5萬餘戶種植戶,為農民年人均創收5800元。
越來越多村莊成為農民綠色生態的幸福家園,安吉人逐漸領略到一種全新的發展境界:一二三產融合的生態經濟形態。
一根竹子證明三產融合的價值。近年來,通過科技創新、產業融合,安吉的竹產品種類從毛竹、竹笋、涼席發展到地板、家具、飲料等七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帶動全縣農民平均增收7800元。竹海之間,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運動健康、文化創意等各類業態不斷湧現,吸引上海、杭州等地遊客蜂擁而至。
截至2017年底,安吉接待遊客2200萬人次,總收入達280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近2.8萬元,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
美麗生態與美麗經濟共生,這兩年,大量外地人到安吉創業就業,曾經外出工作或求學的安吉人也紛紛返鄉,其中還包括近40位“國千”“省千”人才;原先投向城市的資本,開始青睞鄉村。到去年底,僅29個安吉縣級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就吸引工商資本達11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