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是非集”專欄說,中美貿易談判的北京階段暫告一段落後,特朗普在白宮聽取了美國團隊的簡報,並且立即於十六日自己推文宣稱,“中國透過關稅送了幾十億美元給我們”。其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或許他有誇張成分,不過他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表達方式。這說明了兩點,一是大陸有籌碼釋放出去,讓特朗普高興高興,以利雙方下階段談判;二是特朗普的商人性格再度明顯表露。
特朗普上任後,就要求日本、韓國增加分攤美軍駐紮的費用。經過美、韓談判,上周韓國不得已同意今年分攤約合280億元台幣,比去年增加約合17點5億元台幣。而且這一協議的期限只有一年,過去則是五年,換句話說,韓國年年都要被迫面臨美國要求增加分攤。如果說特朗普是拿東北亞的安全問題作交易,並不為過。
他剛當選時,曾和蔡英文通了電話。他的理由是,台灣每年向美國購買幾十億美元的軍備,沒有理由不能接受台灣領袖的道賀。他的生意經真的直接了當,這哪裡是什麼蔡英文、民進黨講的民主價值同盟?
到了2018年1月,特朗普在白宮主持國家安全會議時質問:“比起韓國,我們從保護台灣得到什麼?”這一場景,是對台灣友好的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日前揭露的。可見特朗普認為,台灣對美國的“貢獻”不夠。難怪美方來人總是不斷提醒蔡英文,要兌現增加軍費的承諾。言下之意,就是加強向美採購武器。至於採購什麼類型的武器,則不是台灣有錢想買就可以的,還須經過美方同意。
專欄說,未來特朗普勢必向台灣提出經濟需求。他不想想,台灣是向美國買槍來替美國站衛兵。台灣更應該想想,如果能與大陸和平相處,何須買那麼多軍備。尤其當這些武器真的要派用上場時,能夠左右得了大局嗎?
大陸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可以大手筆和美方作買賣,台灣沒有這種籌碼,歸根結底,還是要改善兩岸關係。否則要用增購軍備來促請特朗普重視,是不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