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古城如何在保護與建設間找到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9-04-12 08:20:08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越是有歷史、有文化的明星城市,建設發展的時候越是要謹慎謙抑。

  最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發布《關於部分保護不力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通報》,對山東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陽市、陝西省韓城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不力的城市予以通報批評。

  中國網發表時事評論員鄧海建文章表示,兩部門點名批評名城保護問題,有理有據、措辭嚴厲,且祭出“對於整改不到位的,將提請國務院撤銷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之雷霆手段,這種醍醐灌頂的警鐘,歷史上亦是少見的。

  客觀地說,這些被曝光的城市,大多數發展的步伐還是蠻快的。幹勁十足、拼勁滿滿,多想超越“歷史文化名城”的光環而在現代城市競備中再拔頭籌。比如山東聊城,大城市的定位很明顯,當下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聊城要發展,我該怎麼辦”解放思想大討論。再比如山西大同,瞄准的目標是對外開放和能源革命“尖兵”,時下也在推進“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洛陽、韓城、哈爾濱,無論城市等級或大小,這些年的變化與發展都是蠻大的。耳目一新或眼前一亮的場景,在城市規劃發展圖中比比皆是。

  不過,討論再熱烈、爭鳴再大聲,最終的發展還要落實到歷史唯物主義的規律上來。想拆就拆、想建就建的任性發展觀,在歷史文化名城的表演是尤為刺目的。住建和文物部門的評估調查發現:山東省聊城市在古城內大規模拆建並進行房地產開發;山西省大同市在古城內拆真建假;河南省洛陽市在歷史文化街區違反規劃大拆大建;陝西省韓城市在古城內成片拆建、破壞山水環境;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搬空歷史文化街區居民後,街區長期空置。這些問題,單獨拎出來各個都是要叫地方責任部門“瑟瑟發抖”的:拆真建假、違規拆建、破壞山水、長期空置……這都是些什麼性質的問題?查查問責條例,大家都心知肚明。

  文章稱,青山依舊,斜陽幾度。歷史文化,當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些破壞雖然是“一次性的”,但有些複建是幾無可能的。著名建築師黑川紀章曾講過,把歷史文化遺留下來,古代建築遺留下來,才便於閱讀這個城市,如果舊建築、老建築都拆光了,那我們就讀不懂了,就覺得沒有讀頭。這座城市也就索然無味了。

  歷史文化遺跡和自然文化遺存是古城的文脈,一旦文脈毀了,再多的地標或樓宇,也掩飾不了千城一面的淺薄與錯謬。上黑榜的這些城市,大概多因建設的腳步等不及歷史文化的靈魂。一方面要摒棄“土味”求大求新,另一方面又想借著歷史文化的“大樹”來兌現,於是,“建設性破壞”和“保護性破壞”也就層出不窮了。

  城市建設不是搭積木,推倒重來的代價不僅是預算數字的變化。在《世界偉大城市的保護——歷史大都會的毀滅與重建》一書中,作者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繪制規劃草圖時,是應該仰望星空,還是更深入人類內心。歷史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歷史的血脈。歷史文化名城當然要發展要進步,但在闊步向前的路上,恐怕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使命。這種責任,包括繼承和傳揚的責任;這種使命,包括保護和守衛的使命。簡言之,不能享受了歷史文化的附加值之後,不履行傳承的義務。更何況,基於歷史文化之上的城市風貌,亦是這方水土之上的“人”賴以生存的現實土壤。把根留住,才談得上浩蕩鄉愁,才夠得著美好生活。

  文章指出,截至目前,國務院已將134座城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對這些城市的文化遺跡進行了重點保護。不過,全國層面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規劃之規矩,仍未有統一的明文規定。眼下值得說道的,恐怕就兩個層面:

  一是城市政府要依法規劃、依法建設。比如廣州市制定了《廣州市歷史建築測繪流程和數據技術標準》《廣州市歷史建築修繕圖則》等文件,為歷史建築修繕、標準化管理和街區的保護利用規劃編制提供技術支撐。又比如2000年以來,《揚州明清古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及四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相繼編制出台。這些地方性法規,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長效機制提供了有益借鑒。

  二是加快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退出機制建設。對於“德不配位”的地方作為,不僅要摘帽,更要去問責。名號不是保險箱,動態評估常態化,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才能真正名副其實起來。

  這次點名通報的意義,起碼可以告訴公眾:歷史文化名城不只是個貼金的大IP。尤其是坐擁大量寶貴自然和歷史文化遺存的城市,與其變著法子貪大求洋,倒不如踏踏實實審視優劣,在保護與建設中掌握“平衡術”,少些斷子孫後路的短視思維、少些朝令夕改的短命規劃,修舊如舊、守舊如新,眼裡有過去,心中才有未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