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徽著力提升小麥機收作業質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6-12 09:26:32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麥浪翻滾,機械轟鳴。

  6月7日,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趙集鄉界牌村,連片麥田,兩台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麥穗一茬茬割下,麥粒一顆顆飽滿。一個上午的緊張作業,能收割三四百畝地。

  “我這1156畝小麥,3台機子加把勁,1天就能收割乾淨。今年平均畝產能有1200斤以上!”陣陣麥香襲來,種糧大戶王韶山喜上眉梢。

  作為太和縣順祥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老王種地,從播種到植保,再到收割,早就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管理。合作社裡的100多台農機,今年不僅為周邊1.5萬畝麥田提供了社會化服務,12台大型收割機還前往外地開展跨區作業。從浙江餘姚到河北衡水,自南向北,搶抓農時。

  這要放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以前種地,設備少、動力小,別說收割,施肥打藥都費勁。有一年,三輪的自走式噴杆噴霧機裝滿了藥,卻因下雨不能下地。老王急得跑到縣裡買了背負式噴霧器,人工噴灑,這才沒有耽誤時機。

  機械換代升級速度快。指著田裡的收割機,老王感慨,以前用的小型收割機,忙活一天才收五六十畝地,一邊收還一邊掉麥粒,“如今小麥機收損失率降低到了2%以內,按畝均單產1200斤計算,一畝地能多掙約60塊錢。”

  顆粒歸倉,還有訣竅。夏收時節,一場場以“精細高效、提質減損”為主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在江淮大地輪番上演。農機手們收割、脫粒,一氣呵成;麥田專家撿拾麥粒、測算減損率,一絲不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