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史上曾多次相讓陳水扁,而使民進黨內不少人產生要補償謝長廷的心理。再加上在去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中,謝長廷明知不可為而為,保住了民進黨在台北市的基本盤,而且高雄陳菊的意外當選,也被看作是沾了謝前市長的光,這些使得謝長廷鹹魚翻身,成為有得一拼的人物。但謝長廷的弱項,則是因已無任何公職,手中未擁有任何行政和政治資源,在競選過程中缺乏組織和財政奧援,也無法“政策買票”。即便通過初選,其高捷弊案,在以邱毅領銜的揭弊軍團的進攻下,是否能頂住也很難說。
在“四大天王”中,蘇貞昌的實力最強,其油光水滑的禿頂,大智若愚的臉孔,爽朗的笑聲,略顯粗曠的嗓音,草根型的狡猾,煽動力強的語言,這一切都切合深綠底層選民的口味。但因為蘇貞昌太有主見,也太有能力,再加上他與批“扁”最激烈的前新潮流系過從甚密,因而也是陳水扁最不放心者,陳水扁對他的不放心,更甚于呂秀蓮。因此,民進黨內有不少人私下議論,蘇貞昌能否出線,將取決於民進黨的“永續執政”最高利益能否戰勝陳水扁的個人私心。
遊錫堃是民進黨創黨元老,論資排輩,他在四大天王中僅次於呂秀蓮而已。不過,外界之所以對他評價向來不高,除了他在“行政院長”任內政績不彰,乏善可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多年來 “唯扁命是從”,既無擔當,也無魄力,更缺乏骨氣。但諷刺的是,如此的人格特質,竟然成為遊錫堃的強項。因為他沒有主見,所以他不會跟陳水扁唱反調,因為他沒有派系支持,所以他不敢跟陳水扁分庭抗禮,因為他的“院長”和黨主席都是陳水扁一手所賜,所以他也會力挺陳水扁,以免失掉權位。這可能成為陳水扁最後力排眾議選擇他的理由。
而呂秀蓮打選戰,實在沒有什麼優勢。拼業績,她比不過蘇謝;拼經驗,其他三個都做過“閣揆”;拼團隊,人家都有自己的派系支持;拼民調,一直處於落後狀態;不拼民調,阿扁支持的不是她;拼理念,蘇有“蘇修路線”,謝有人格魅力,遊則爭當新的“台獨”代言人,呂則沒有什麼特別的賣點。因此,台灣媒體分析,呂秀蓮的參選更多的是出於面子和榮譽,求得善始善終吧。
而不管誰最終代表民進黨參選,陳水扁的角色都變得不容低估。目前陳水扁大體上已度過了“國務機要費”的難關,他已不再談什麼“權力下放”,而又開始主導整個民進黨的情勢和選舉。由民進黨最新的一連串動向,包括歷史教科書的“去中國化”;以及“中鋼”、“中船”、“中華郵政”的改名可看出,在未來的一年裏,他主要是企圖借著突出內部對立和矛盾,轉移“國計民生”和貪腐等問題。這意味著統獨、“修憲”、族群等問題必將成為未來一年裏最重要的操弄議題。就現實面而論,“憲改”是困難的,而且陳水扁也多次保證,憲改不涉及統獨,但可以肯定的是,陳水扁需要的只是過程,他關注的是如何從這些過程所引發的政治效應中贏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而由於大陸已越來越不會隨之動作,陳水扁利用“統獨”議題操作獲利的空間也不斷縮窄,這可能會迫使他變本加厲,冒險嘗試踩踏以前還不敢逾越的雷池。由此而引發的政治危機絕對不容輕視。而3 月4日晚陳水扁拋出的“四要一沒有”,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馬英九在2006年12月19日接受美國彭博通訊社專訪時提到,國民黨一旦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將和北京協商兩岸之間的和平協定。但之前,關於中國國民黨改名為“台灣國民黨”的說法也一直都有。未來一年,在民進黨煽動民粹,大力推動“法理台獨”的氣氛的壓力之下,國民黨能否有抗壓性,堅守反“台獨”立場,不在“憲改”問題上放水,值得關注。但可以肯定的是,國民黨跟著民進黨本土化,是沒有出路的。國民黨必須亮出鮮明的大陸政策。
而要在這方面取得突破,馬英九離不開王金平。民進黨“天王”們受囿于陳水扁的政策和黨內的宣傳,目前僅能在“兩岸對峙”的框架下選取自己的戰鬥位置。馬英九本人,也由於省籍與出身的“原罪”,在大選的敏感時刻,更不敢做此奢想。因此,能與大陸做深度接觸又不虞被“抹紅”的,唯王金平一人。
繼續“比爛”?
民進黨是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政治生態下發展起來的一股政治力量,這股力量在衝破原有權力分配體系藩籬的過程中,形成了矯枉過正的發展路徑。在短短的6年時間內,陳水扁已經透支了民進黨20年辛苦積累起來的政治資源。“台獨”基本教義派現在佔據了所有資源分配的位置,他們既不瞭解如何施政,也沒有興趣學習如何施政,而是熱心於要麼直接以資源換取選舉時的臨時效忠,俗稱政策買票,要麼透過內線交易與修改法令,將公家資源轉移給“台獨”團體或家族。另外以洩漏招標案的底標、修改底標、修改招標程式等等手段,更是駭人聽聞。而在向政治對手“抹黑”,“抹紅”,“抹黃”等粗鄙手段的運用上,也是登峰造極。在打壓、報復異己力量方面,民進黨政府與原來的國民黨政府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面對弊案的接連發生和內外壓力,民進黨已經被歷史推向了十字路口。但在遭受重大挫折之前,民進黨還不會放棄已有利益分配模式。不見棺材不落淚,民進黨也不例外。民進黨已經經歷了2004年“立委”選舉與2005年底“三合一”選舉的失利,2006年在號稱“民主聖地”的嘉義“立委”補選中再度失守,這些選舉的失利已經為民進黨的改造和轉型積累了一定的能量,但還不足以形成集中的爆發。從目前看,唯一能逼迫民進黨走上正路的也許就是明年敗選了。
但儘管經歷了“國務機要費”等近乎滅頂的打擊,民進黨卻似乎漸漸恢復了元氣。台灣社會每逢選舉,就成為一個“比爛”、“比狠”的大賽。誰更狠毒、更不講規則、更不擇手段,誰就能贏,屢試不爽。在這方面,國民黨永遠也比不上民進黨。在台灣搞政治,用李敖的話說不能夠太正,如李宗吾所說,要深諳厚黑學,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遠的不說,單說唐宗宋祖的“玄武門兵變”、“陳橋驛兵變”,就說盡了多少的倫理道德與權力相悖的奧秘。
在台灣的選戰中,我們看不到慣常的左右之爭和雙方的政綱、政績的宣講,取而代之的是藍綠這種非正常的政治色彩的對峙。候選人相互攻擊的是對方的道德缺失,永遠是高舉著“道德”的大旗去攻擊政敵,而國民黨的歷史並不能證明國民黨是一個有“清廉”傳統的政黨,宋楚瑜當初獨立城立親民黨也是為了擺脫這個太沉重的歷史包袱。這也是民進黨選擇在馬英九特別費問題上動手的原因:你不是清廉嗎?我就是要證明你其實是和我一樣的。
道德尺度無疑是民主生活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維度,但並非唯一的維度。歐美民主國家的政治舞台上,其實鮮有沒有貪腐醜聞的時候。法國總統希拉克不也是因為司法豁免權而躲過了司法追究嗎?選民除了“道德高尚”之外,也應該有其他的價值判斷。而這就需要政治人物的引領。面對史上最頑強的政客,馬英九不要再與陳水扁的騙術對抗了,在別人的主場裏,你玩不過他的,另找一個主場吧。
為此,馬英九應該調整過去“花蝴蝶似”的選舉模式,深入基層瞭解不同階層選民所遭遇的問題與希望,並一一提出能夠打動人心的政綱。例如兩岸三通固然是許多民間企業企盼的,但是許多基層勞工憂慮的是一旦三通,他們是否反而會面臨立即失業的命運?在農業方面,能將台灣過剩的農產品賣到對岸固然是農民所樂見的,但是兩岸一旦全面交流,是否會讓台灣僅存的一點品種技術優勢喪失?在開放大陸漁工雇用方面,短期內固然可以解決島內海上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所衍生的排擠效應是否會讓原住民的失業率提高?類似相對專業的議題設定,想來是馬英九擅長的。而這不僅是選舉期間的策略選擇,也事關台灣政治文化的未來發展。(來源:南風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