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民進黨今天在高雄市舉行“入聯”遊行,若無意外花招,隊伍中將看不到一面“國旗”;國民黨今日則在台中市舉行“返聯”遊行,事先預告,將人手一面“國旗”。
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但看此一場景,即知這其實不是“入聯”“返聯”的爭議,而儼然已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國”的對決。就爭取國際空間的動機而言,入聯與返聯無異;差異是在“入聯”主張建立“台灣國”,“返聯”則主張捍衛“中華民國”。
近年來的遊行場景都是一樣的。綠營的場子看不到一面“國旗”,藍營的場子則是一片旗海。然而,過去藍綠角力,尚未拉高到“兩國對決”的層次;例如二○○四年的百萬人活動“二二八牽手護台灣”,當時也尚停留在族群操作的層次;甚至在約一個月前,陳水扁仍稱“入聯公投”不是“台獨”,未違反“四不”,一切只是為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而已。
社論指出,但是,現在不同了,“兩國對決”的態勢已成。對內而言,陳水扁一再公開宣示及號召台獨,屢申“要正名、要制憲、要台獨”,並一口氣狂飆十三次“我們就是台獨”;且他已不再說“入聯公投”不是“台獨公投”,何況即使他口頭說不是,其實也是。對外而言,則美國也將“入聯公投”定位為“走向宣布台獨及改變台海現狀的一步”,並謂“一個壞的政策,即使包裝在民主的大旗下,也不會讓它看起來更好”。
事態至此,撕去了“入聯”爭取國際空間的“民主包裝”,即已顯露了“台獨”的本來面目。而全體台灣人當然率皆同意必須爭取國際空間(因此也有人搞“返聯”),但未必全體台灣人會贊成另建“台灣國”(所以還有許多人拿“國旗”上街)!
社論指出,“入聯公投”變成“台獨公投”,或許有助解答台灣的政治難題。過去,有一種錯覺認為,“台獨”只是“建構台灣主體性”,反正只是買空賣空而已;但是,如今必須認真對待的卻是,“台獨”的基本目標是要消滅“中華民國”,另建“台灣國”。然而,消滅了“中華民國”,另建“台灣國”,就能“建構台灣主體性”嗎?消滅了“中華民國”,另建“台灣國”,就能爭取國際空間嗎?消滅了“中華民國”,另建“台灣國”,就能使台灣不再出現像陳水扁如此貪腐蠻橫、失政敗德的領導人嗎?消滅了“中華民國”,另建“台灣國”,就能抵抗中國大陸,或就能使中國大陸從地球上消失嗎?
社論質疑,何況,消滅了“中華民國”之後,豈有可能另建“台灣國”?實情將是:若“中華民國”被消滅了,台獨將連遊行的街道都沒有,遑論建“國?”台獨最大的本事,充其量只能像現在這樣,一面抗議聖火沿途不能持“國旗”,一面在自己的遊行隊伍中看不到一面“國旗”;一面在街上唱台獨,一面又回到“中華民國的總統府”上班,享受“中華民國”的俸祿。
台獨自認為是代表台灣對抗中國大陸,但就其實際作用而言,台獨卻是中國大陸的同路人,始終與中國大陸一同站在“消滅中華民國”的“統一戰線”上。因為,中國大陸是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台獨更儼然是為中國大陸“在敵人碉堡內部顛覆敵人”的第五縱隊。今日綠營走在遊行隊伍中的群眾,或許矇然不知他們正是中國大陸的同路人!
社論表示,“入聯公投”變成“台獨公投”,至少啟發了三種深層思維:一、台獨究竟是“愛台灣”,或其實根本是要毀滅台 灣,而是中國大陸的共犯結構與同路人(“中華民國”毀了,台灣豈能不毀)?二、“入聯公投”亦已演變成“反美公投”,親痛仇快,寧不是非愚即妄?三、台獨淪為陳水扁個人化解貪腐危機的政治工具,豈不可悲又可嘆?
今日兩場遊行儼然已成“中華民國”與“台灣國”的對決,但造成此一情勢的根本原因卻只因陳水扁欲挾台獨以自救。於是,一場“公投救貪扁”,變形成“公投救台灣”。但台獨既是中國大陸的同路人,根本是要毀滅台灣,又豈能救台灣?
社論總結,“台灣國”不會憑空誕生,“台灣國”想誕生須先消滅“中華民國”,而“台灣國”要先消滅“中華民國”,就必然會走上“中共的同路人”的道路,除此別無他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