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研院科技產科國際所機械與系統研究組長岳俊豪。(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12月23日電(記者 張穎齊)台灣近期重視AI產業發展,但傳統產業面臨發展下滑趨勢,加上陸方取消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部分項目,衝擊傳產。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機械與系統研究組長岳俊豪23日表示,傳產要轉型,資訊電子占比重、可帶動,不過確實化工產業較為弱勢,受到許多因素影響。
“中研院”23日舉行2025年台灣經濟情勢總展望記者會,與會者有“中研院”副院長彭信坤、經濟研究所代理所長許育進、合聘研究員林常青、研究員兼代理副所長楊淑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機械與系統研究組長岳俊豪、台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殷壽鏞。
會後開放媒體提問,媒體問,政府重視推動AI產業,但傳統產業相對是否比較慘淡?
岳俊豪回應,工研院先前有開記者會,明年製造業的成長估6.5%,最看好的是資訊電子,占製造業的40%,最能影響、帶動整個製造業,金屬、機械、民生化工都比較看好,加上明年AI代購等,傳產會轉型,明年仍是看好。當然化工產業較弱勢,因有油價、碳稅、碳費等議題影響。
台灣經濟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經濟學系主任、“中研院”經濟所合聘研究員林常青則說,傳產方面,台灣今年零組件有漲幅,從工研院的相關數字可發現,金屬、機電、電子零組件、資通訊設備等,明年漲幅大概是10%,其他產業也會跟著上來,其中金屬、機電就有3.5%,比較弱的是化學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