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她通過郵件告訴顧客需支付一筆費用,並且附上銀行帳戶號碼。
隨後她將手機放置在一旁繼續工作,卻突然發現手機屏幕燈亮起來,且正在自動發送郵件。待她查看郵件內容嚇了一跳,竟和自己幾分鐘前發送的郵件內容基本一致,只不過銀行帳戶號碼出現改動。
好在,張女士及時發現,並立即致電提醒對方不要轉賬,避免了對方的經濟損失。
張女士表示此次自己郵件被盜並非首次,之前同樣是通過郵件告訴房屋買賣客戶,需要支付一筆費用至指定賬戶,結果指定賬戶長時間沒有收到款項,而對方卻表示已按郵件內容發送至另外賬戶。
張女士在查看郵件後才發現他人盜竊其郵件,發出了一封一模一樣的郵件,但卻更改了銀行賬戶信息。
因個人信息被洩露而遭遇電信等詐騙的案件也時常見諸報端。
借助獲取的個人信息,不法之徒常常借用聽起來令人信任的稱呼,通過詐騙電話、發送信息等,令當事者“信以為真”;或者冒充當事人身份行騙。
留學生小王就曾因社交媒體賬號洩露讓家人遭受損失。
2018年3月,小王的家人收到了其社交媒體賬號發出的求助信息,當時家人很是著急,也未加求證,隨即轉賬,被騙共計四萬元人民幣。
此前還有在美華人因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盜用,註冊不雅視頻網站,事件曝光後,涉事華人無辜躺槍,自身名譽嚴重受損。
由此可見,個人信息安全無小事兒。如若不注意,個人的金錢和名譽都可能會因信息洩露而受損。
|